陶潜不愿仕,既仕亦为贫。
遥遥去乡曲,当时已酸辛。
衣冠对俗吏,自卯直至申。
终日惟一飧,浊醪岂沾唇。
归来荒园里,此志乃复伸。
清风坐北窗,鸡黍会四邻。
茫茫宇宙中,我思见其人。
陶潜不愿仕,既仕亦为贫。
遥遥去乡曲,当时已酸辛。
衣冠对俗吏,自卯直至申。
终日惟一飧,浊醪岂沾唇。
归来荒园里,此志乃复伸。
清风坐北窗,鸡黍会四邻。
茫茫宇宙中,我思见其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凯所作的《古意(其十四)》,主要描绘了陶渊明不慕仕途、坚守清贫的生活态度。首句“陶潜不愿仕”,直接点出陶渊明对于官场的疏离,接着描述他即使出仕也是为了生计,离开家乡时已感艰辛。在官府中,他与世俗小吏相对,工作时间长且生活简朴,连浊酒都难得沾口。
然而,回归田园后,他的志向得到了实现,过上了清静的生活。他在北窗下享受清风,邀请邻里共聚,以简单的鸡黍之食增进友情。最后两句“茫茫宇宙中,我思见其人”,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这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仰慕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陶渊明的故事,赞扬了隐逸生活的高洁情操,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袁凯的笔触简洁而深沉,展现了对古代隐士文化的敬仰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