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榻经旬不扫尘,翛然隐几识天真。
却观庄室虚无物,始信僚丸动有神。
傍席禽鱼能悦性,映池桃李自交春。
不将幻迹辞拘碍,何处堪安久病身。
水榻经旬不扫尘,翛然隐几识天真。
却观庄室虚无物,始信僚丸动有神。
傍席禽鱼能悦性,映池桃李自交春。
不将幻迹辞拘碍,何处堪安久病身。
这首明代尹台的诗《省中春思示孙宏诩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感悟。首句“水榻经旬不扫尘”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琐事的超脱,长时间不打扫榻面,反映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次句“翛然隐几识天真”则强调诗人通过静坐领悟到自然的真谛,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第三句“却观庄室虚无物”引用庄子的思想,暗示诗人认识到世间万物皆空,只有虚无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第四句“始信僚丸动有神”进一步深化这一哲理,认为即使是看似微小的事物(如僚丸,可能指弹丸游戏)也蕴含着神秘的力量。
第五、六句“傍席禽鱼能悦性,映池桃李自交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禽鱼的欢愉和桃李的盛开都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最后一句“不将幻迹辞拘碍,何处堪安久病身”表达了诗人不愿被世俗束缚,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安宁,以疗愈长久的病痛。
整首诗通过描绘生活细节和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以及寻求身心安顿的主题。
翻翻缇骑走香尘,激激飞涛射火轮。
美酒留连三夜月,丰年倾倒五州春。
安排诗律追强对,蹭蹬归期为恶宾。
堕珥遗簪想无限,华胥犹见梦回人。
平湖开霁色,寒碧照空心。
小立背桥影,缓行随柳阴。
几年劳远梦,到日记曾吟。
荷荡成茭地,萧萧秋意深。
汉家中原一百州,故老南望空悠悠。
问君北贼何足道,坐守画地如穷愁。
不共戴天是此仇,生不杀贼死不休。
诸公但能安身计,更无一点英雄气。
遂令多士皆沉醉,绝口不复言时事。
恭惟主上天勇智,皦日平生复仇志。
秋色平场千万骑,望里亭亭黄屋至。
六军拜手呼万岁,报恩便欲无生意。
西风萧瑟天无云,引领蟠冢愁黄曛。
白衣不得见天子,道人何得愁朱门,可怜泾渭胸中分。
愿起沔阳死诸葛,作我大宋飞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