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苏盦九日作》
《次韵苏盦九日作》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人间何世更商声?忍死终思见太平。

丛菊再开非故土,迷阳弥望奈吾行。

桑田海水相更迭,蝉翼千钧有重轻。

一昨澄漪亭子上,西山犹对晚松明。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陈宝琛所作,名为《次韵苏盦九日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联“人间何世更商声?忍死终思见太平。”以疑问的语气提出,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困惑和对于和平的渴望。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安定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结束战乱、实现社会和谐的期待,跃然纸上。

颔联“丛菊再开非故土,迷阳弥望奈吾行。”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感慨。菊花再次开放,却已非当年的故乡,象征着时光流转、物是人非。而“迷阳”(即迷路)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彷徨,以及在复杂世事面前的无助感。

颈联“桑田海水相更迭,蝉翼千钧有重轻。”运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形象地展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事物的无常。同时,“蝉翼”与“千钧”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轻与重、微小与宏大的相对性,寓意人生的得失、荣辱在宏观历史长河中的微不足道。

尾联“一昨澄漪亭子上,西山犹对晚松明。”将思绪拉回过去,回忆起某个特定的时刻——在澄漪亭上,西山的晚松依然明亮。这一场景不仅勾勒出宁静美好的画面,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与留恋,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诗偈·其七十五

一生解缚钝,浑身纳里眠。

心中无意识,耳无绳索牵。

心本无系缚,同尘亦无喧。

(0)

诗偈·其七十二

真如本无相,所得是凡流。

昔时为父子,长大出外游。

今日相遇见,父少子白头。

(0)

送崔遏

片玉来誇楚,治中作主人。

江山增润色,词赋动阳春。

别馆当虚敞,离情任吐伸。

因声两京旧,谁念卧漳滨。

(0)

送桓子之郢城礼

闻君驰綵骑,躞蹀指南荆。

为结潘杨好,言过鄢郢城。

摽梅诗有赠,羔雁礼将行。

今夜神仙女,应来感梦情。

(0)

新卜清罗幽居恭奉献陆大夫

黔娄住何处,仁邑无馁寒。

岂悟旧羁旅,变为新闲安。

二顷有馀食,三农行可观。

笼禽得高巢,辙鲋还层澜。

翳翳桑柘墟,纷纷田里欢。

兵戈忽消散,耦耕非艰难。

嘉木偶良酌,芳阴庇清弹。

力农唯一事,趣世徒万端。

静觉本相厚,动为末所残。

此外有馀暇,锄荒出幽兰。

(0)

古兴

楚血未乾衣,荆虹尚埋辉。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归。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