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净信道人真赞》
《净信道人真赞》全文
宋 / 释慧空   形式: 赞

入净信心宗,则无俗不真。

得幻智法门,而有佛皆子。

视人间为忉利天宫,坐平芜乃台山路上。

东山晚识此婆,盖因其子止庵道人,幽岩和尚。

(0)
鉴赏

这首诗《净信道人真赞》由宋代僧人释慧空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禅理,展现了对净信道人的赞美与敬仰。

首句“入净信心宗,则无俗不真”,揭示了净信道人在修行中达到的境界,即在清净信仰的引导下,世俗的一切都能显现其真实本质。这不仅是对净信道人个人修为的高度肯定,也蕴含着佛教中关于现实世界本质的深刻见解。

接着,“得幻智法门,而有佛皆子”进一步阐述了净信道人通过智慧的领悟,认识到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体现了佛法中“众生皆有佛性”的核心理念。这种认识超越了个体与群体的界限,将所有生命视为平等且具有成佛潜力的存在。

“视人间为忉利天宫,坐平芜乃台山路上”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人间与理想中的天堂(忉利天宫)相提并论,同时以平芜(荒凉之地)与台山(名山)的路作为比喻,暗示净信道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如同行走在通往精神彼岸的道路上。

最后,“东山晚识此婆,盖因其子止庵道人,幽岩和尚”则以净信道人的儿子止庵道人和幽岩和尚作为引子,点明了净信道人之所以被世人所知,是因为他的后代在修行道路上的成就,间接反映了净信道人对其子女乃至后世影响的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净信道人修行境界的描绘,以及对其后代成就的提及,展现了佛教中关于修行、悟道、慈悲与传承的深刻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净信道人高尚人格与伟大贡献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释慧空
朝代:宋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杂诗·其四

酒楼灯下饭,飞虫争投盘。

肥浓久见欺,腹疾惊夜寒。

昧爽起盥漱,朝饥得澄观。

五味初无根,屏除岂为难。

泊尔忽见道,萧然罢晨餐。

麦糗足自活,扪腹殊闲安。

百邪宁妄侵,有欲真吾患。

辟谷虽未能,不贪乃金丹。

(0)

杂诗·其二

能书由天资,成就在学力。

遍搜古人奇,一悟或有得。

篆分绝矜严,取势常以逆。

草真趋隽永,神味务自适。

庸庸宋益弛,晋魏诚造极。

扫去殊未能,岂免为人役。

幼年慕从祖,淳古仍宕激。

中年观忠端,独往深莫测。

米颠恨其手,坐受谈口厄。

纵手且勿谈,破柱来霹雳。

(0)

十二月二十五日鉴泉示生日诗

避兵真偷生,亡国方忍死。

非徒无死所,留眼将有视。

君王何所慕,弃国如敝屣。

天倾地维绝,举世悖人理。

老夫今焉归,投彼虎与兕。

磨牙复吮血,大乱从此始。

嗟君抱忠义,阿世深所耻。

伤心生日诗,不啻以自诔。

歌哭老更哀,意气付逝水。

惟应奋史笔,文献徵宋杞。

恶名彼何成,千秋诛竖子。

(0)

赵尧生招集法源寺

相从追馀春,别近愿数见。

复此双栝下,谈谐接诸彦。

与君知渐深,片语辄称善。

未来孰能料,拭眼待千变。

吾谋适不用,坚壁勿浪战。

酒行言又发,何异弦上箭。

(0)

海藏楼杂诗·其二十九

北风叶尽飞,楼阁乃杰出。

高处虽甚寒,苦自恋斜日。

夕鸟何所归,原野顿萧瑟。

邻园蓄苍翠,弥望桂与橘。

谁令爱春华,众芳有时歇。

悲吟吾不让,枯槁性所悦。

聊将穷年悲,酬彼芳菲节。

(0)

十月十四夜月下·其一

风从北来寒,吹此一街月。

道人默倚楼,手理冲冠发。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