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花香里报新诗,最好麟儿初洗时。
作室有书欣读早,随园得子合名迟。
神驹头角骅骝种,老凤威仪廊庙知。
朱芾君王从此咏,承平雅欲惬心期。
藕花香里报新诗,最好麟儿初洗时。
作室有书欣读早,随园得子合名迟。
神驹头角骅骝种,老凤威仪廊庙知。
朱芾君王从此咏,承平雅欲惬心期。
这首诗以“代复薛观察即此其洗儿诗韵”为题,由清代诗人许传霈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新生婴儿的喜悦与期待,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藕花香里报新诗”,以荷花的香气象征着新生的喜悦,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喜事相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最好麟儿初洗时”一句,直接点明主题——婴儿的洗礼,表达了对新生儿的特别喜爱与祝福。
“作室有书欣读早,随园得子合名迟。”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知识与智慧的重视。前句“作室有书欣读早”意味着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应开始教育,培养其对知识的热爱;后句“随园得子合名迟”则暗示了孩子长大后才能以其智慧之名,与社会、历史产生更深层次的联系,体现了对个人成长与社会贡献的期待。
“神驹头角骅骝种,老凤威仪廊庙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对孩子的未来成就的期望。以“神驹”和“老凤”作为喻体,分别代表了力量与智慧,预示着孩子将来能够像骏马一样勇猛,像老凤一样智慧,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最后,“朱芾君王从此咏,承平雅欲惬心期。”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社会和谐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孩子的未来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美好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新生婴儿的降临,更寄托了对孩子的深切期望与祝福,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对未来社会的憧憬。
昔闻摩尼岭,今次摩尼驿。
自分天地来,险障西南域。
山高日色冷,悲风惨松柏。
人烟渺何处,我心恒戚戚。
空畏豺虎飧,行人自相食。
吁嗟微命存,苦被瘴疠袭。
生者含疮痍,死者委荆棘。
骨肉不相保,弃掷如瓦砾。
眷兹飘零际,沈痛迫胸臆。
去家日已远,前程杳难极。
蔽体无完衣,充肠但梨栗。
徘徊秋风前,倚剑三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