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草堂阴,林蹊绕涧浔。
三棱收夏草,五叶认春参。
畦上风香杂,泉头土脉深。
应知扣门者,多是病家寻。
高树草堂阴,林蹊绕涧浔。
三棱收夏草,五叶认春参。
畦上风香杂,泉头土脉深。
应知扣门者,多是病家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药圃景象。"高树草堂阴",开篇即以高大的树木为草堂遮荫,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林蹊绕涧浔"进一步描绘了小径蜿蜒曲折,通向山涧边,增添了空间的立体感和动态美。
"三棱收夏草,五叶认春参"两句,通过"三棱"和"五叶"这两个细节,暗示了药圃中精心种植的药材,如夏草和春参,体现了诗人对药草的熟知与热爱。"畦上风香杂"写出了药草在微风中散发出的香气,既描绘了药圃的气息,也暗示了其药效。
"泉头土脉深"则描绘了泉水边土壤的深厚,可能意味着这些药材生长得良好,水源充足。最后,"应知扣门者,多是病家寻"表达了诗人对于来访者的猜测,他们大多是因病求药的人,流露出诗人济世救人的医者仁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药圃的景致,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与医学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社会疾苦的关注。
市远人稀,林深犬吠,山连水村幽寂。
田里安闲,东邻西舍,准拟醉时欢适。
社祈雩祷,有箫鼓、喧天吹击。
宿雨新晴,垅头间看,露桑风麦。
无端晴亭暮驿。
恨连年、此时行役。
何似临流萧散,缓衣轻帻。
炊黍烹鸡自劳,有脆绿甘红荐芳液。
梦里春泉,糟床夜滴。
蒿火目。
藜羹腹。
书生宁有封侯骨。
长须奴。
下泽车。
艰关险阻,谁教涉畏途。
半生落漠长安道。
一事无成双鬓老。
南辕胡。
北辕吴。
功名富贵,情知不可图。
槐安梦。
鼓笛弄。
驰骤百年尘一哄。
陶渊明。
张季鹰。
一杯浊酒,焉知身後名。
有溪可渔林可缴。
须信在家贫也乐。
熊门春。
*江云。
几时作个,山间林下人。
上楚山高处,回望襄州。
兴废事,古今愁。
草封诸葛庙,烟锁仲宣楼。
英雄骨,繁华梦,几荒邱。
雁横别浦,鸥戏芳洲。
花又老,水空流。
著人何处在,倦客若为留。
习池饮,庞陂钓,鹿门游。
登山临水。
正桂岭瘴开,苹洲风起。
玄鹤高翔,苍鹰远击,白鹭欲飞还止。
江上层波似练,沙际行人如蚁。
目断处,见遥峰簇翠,残霞浮绮。
千里。
关塞远,雁阵不来,犹把阑干倚。
数叠悲笳,一行征旆,城郭几番成毁。
白塔前朝陵寝,青嶂故都营垒。
念往事,但寒烟满目,愁蝉盈耳。
绝、登山临水四首,仅第一首玉楼欢宴注引归潜志,作王正之。
其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