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楼之外为台黄岐当其右紫陌环其左致有爽气则西颢居前也》
《楼之外为台黄岐当其右紫陌环其左致有爽气则西颢居前也》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与楼相下上,并立而矜秋。

岐陌如环拱,岩烟则远投。

自非飞鸟翼,孰与云光酬。

云光飘暮色,独对乃悠悠。

市嚣虽不染,缅绪已难收。

何意登眺处,各有古今愁。

临风望不极,明月倚东浮。

清景来人世,初晖自我楼。

既照火魂久,方开物象幽。

百际俱以寂,前思讵可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楼台之上,俯瞰四周景象,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以及时间流转带来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首句“与楼相下上,并立而矜秋”,描绘了诗人与楼台并立,共同面对秋天的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接着,“岐陌如环拱,岩烟则远投”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蜿蜒的道路比作环绕的拱门,将远处的烟雾比作投射的影子,形象地展现了周围环境的壮丽与神秘。

“自非飞鸟翼,孰与云光酬”一句,诗人以飞鸟的翅膀作为参照,表达了对云光的仰慕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谦卑。接下来,“云光飘暮色,独对乃悠悠”两句,描绘了云彩在黄昏时分飘动的景象,诗人独自面对此景,内心充满了宁静与悠远的思绪。

“市嚣虽不染,缅绪已难收”两句,诗人表达了尽管外界喧嚣纷扰,但内心的思绪却难以平静,流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不舍。最后,“何意登眺处,各有古今愁”一句,点明了无论身处何处,人们心中都存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时间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使归

白头万里喜来归,小院深深过客稀。

睡起无题开锦橐,春来多病怯罗衣。

流莺乱蹴残红溜,乳燕连穿散絮飞。

莫道山房浑寂寞,卧听小女学鸣机。

(0)

宫词八首次契公远正字韵·其三

水晶帘内日迟迟,绮阁春深笑语稀。

绣幕无端风卷起,一双燕子傍人飞。

(0)

送有亨侄还钱唐

嗣宗诸侄仲容贤,客路飘零雪满颠。

曾为颂椒留子美,却思戏蜡爱僧虔。

十年江海三杯酒,百里溪山一钓船。

何日兵戈得休息,敬亭春雨共归田。

(0)

过柳河

野旷山寒露易霜,短榆疏柳路茫茫。

雨来黄潦聚成海,风过白沙堆作冈。

驿馆到时逢数骑,驼车宿处错群羊。

客怀政尔无聊赖,忽见南飞雁一行。

(0)

方壶道士作荒山白云图寄豫章杨显民

之子读书处,乱山生白云。

林花晴冉冉,岩瀑暝纷纷。

画此何为者,持之以赠君。

谓宜作春雨,舒卷只成文。

(0)

鲸背吟二十二首·其十二抛碇

千斤铁碇系船头,万丈滩中得挽留。

想见夜深抛掷处,惊鱼错认月沈钩。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