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云似墨,掩丛祠、常与军山终古。
废垒萧萧依沔上,万壑松涛犹怒。
鹤下层霄,猿吟邃谷,彷佛灵旂驻。
宗臣遗象,望中犹想纶羽。记否。
古驿沙黄,风斜雨骤,迟我西征赋。
世事如棋经几劫,不数三分割据。
起陆龙蛇,处堂燕雀,争得南阳顾。
倚天舒啸,石琴烟际重抚。
阵云似墨,掩丛祠、常与军山终古。
废垒萧萧依沔上,万壑松涛犹怒。
鹤下层霄,猿吟邃谷,彷佛灵旂驻。
宗臣遗象,望中犹想纶羽。记否。
古驿沙黄,风斜雨骤,迟我西征赋。
世事如棋经几劫,不数三分割据。
起陆龙蛇,处堂燕雀,争得南阳顾。
倚天舒啸,石琴烟际重抚。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沔县拜谒诸葛亮祠堂时的所见所感。开篇以“阵云似墨”渲染出庄严肃穆的气氛,暗示祠堂所在之地的历史厚重。接着,“废垒萧萧”和“万壑松涛”展现了祠堂周围的荒凉与苍劲,象征着诸葛亮的遗志与精神依然激荡。鹤与猿的意象则增添了神秘与幽深,仿佛诸葛亮的灵魂仍在守护。
诗人回忆起古时驿站的黄沙与风雨,感叹自己未能及时前来瞻仰,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自己未能早至的遗憾。他以“世事如棋”比喻历史的变迁,感慨三国时代的纷争与割据,暗示诸葛亮的智慧和选择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最后,诗人借用“起陆龙蛇”和“处堂燕雀”的典故,表达对诸葛亮隐居南阳、淡泊名利的崇敬,以及自己在困境中寻求启示的决心,以“倚天舒啸,石琴烟际重抚”收束,展现出对诸葛亮精神的深深共鸣与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