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玉案·其二渡江有感》
《青玉案·其二渡江有感》全文
清 / 毛奇龄   形式: 词  词牌: 青玉案

片帆絓处芦花白。痛年少、经兵革。

庾信江陵归未得。

教兵城下,高迁屯畔,一夜寒涛坼。

东来西往看如织。问谁是、当时客。

睹此芒芒百思集。

素车何在,乌鸢散尽,犹有人沾臆。

(0)
鉴赏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青玉案·其二》以渡江为背景,表达了对战乱中人事变迁的感慨。开篇“片帆絓处芦花白”,描绘了一幅江边凄凉的画面,一片孤舟被芦花围绕,象征着战争带来的孤独与荒凉。接着,“痛年少、经兵革”直接点出战乱给年轻人带来的痛苦和青春的消逝。

“庾信江陵归未得”引用了庾信的典故,暗示了诗人自己或他人流离失所、无法回归故乡的境况。“教兵城下,高迁屯畔,一夜寒涛坼”进一步渲染了战事的紧张和环境的恶劣,夜晚的寒涛声更增添了愁苦之情。

“东来西往看如织”形容人流频繁,如同织布般密集,但“问谁是、当时客”却揭示了人们对于过去的怀念和身份的迷失。最后,“睹此芒芒百思集”表达了诗人面对眼前景象的深深思索,以及对过去的追忆。

“素车何在,乌鸢散尽,犹有人沾臆”以素车(白色的车子,常用于丧事)和乌鸢(象征死亡和哀伤)的意象,寓言战乱后的荒凉和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尽管物换星移,仍有情感难以割舍。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战乱时期人生的深刻反思和无尽哀思。

作者介绍
毛奇龄

毛奇龄
朝代:清   字:大可   号:秋晴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生辰:1623—1716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你喜欢

居庸关

莽莽关山起暮愁,乱云层叠隐危楼。

雕弧控满清宵月,画角吹残紫塞秋。

旅梦无端空索莫,归心何事更夷犹。

燕南碧草还飞蝶,已见桑乾带雪流。

(0)

游杜曲李氏桃溪村庄

高下悬崖寺,萦纡乱水滩。

疏钟云共远,积雪暮增寒。

二寸鱼偏美,三蕉酒自宽。

川原饶野色,带月倚门看。

(0)

春云得歌字应红兰主人教

轻暖轻寒剪绿莎,春云斜压画阑多。

杏花雨外霏微起,杨柳风前澹荡过。

御苑晴生芳径湿,宫墙低度午阴和。

玉楼正在莺声里,间袅红窗一典歌。

(0)

过瀚海

龙沙回望更沾衣,树别兼旬鸟见稀。

惟有顽山时外向,曾无活水不东归。

毡屯犬静笳飞怨,草铺镫昏雪打围。

宵寐难成成莫醒,梦行定不背朝晖。

(0)

寄鸿轩诸子

酒旗歌板忆同群,臂缕春来月减分。

弟子心疑《进学解》,先生腹草《送穷文》。

短檠多泪何堪剪,小砚无年却要耘。

果有洛阳田二顷,不劳封作武安君。

(0)

晓过玉蝀桥·其三

烟柳风蒲水一涯,红妆临镜艳明霞。

露华犹白晨光动,开遍瀛州万朵花。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