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笛声三四弄,坐听疑隔楚江濆。
落梅折柳怨清夜,激羽流商哀白云。
月上山楼人独倚,风高秋院客先闻。
洞庭空阔潇湘冷,缥缈馀音送雁群。
何处笛声三四弄,坐听疑隔楚江濆。
落梅折柳怨清夜,激羽流商哀白云。
月上山楼人独倚,风高秋院客先闻。
洞庭空阔潇湘冷,缥缈馀音送雁群。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岳阳城中闻笛》描绘了一幅夜晚在岳阳城中听到笛声的动人画面。首句“何处笛声三四弄”,以疑问引出笛声,仿佛笛声在城中随意飘荡,旋律悠扬。"坐听疑隔楚江濆",诗人沉浸在笛声中,感觉它似乎来自远方的江边,增添了笛声的神秘感和距离美。
“落梅折柳怨清夜”借用了“折柳”这一离别之典故,表达了笛声中的哀愁,如同梅花在清冷之夜凋零,柳条在秋风中摇曳,寄托着深深的离别之情。“激羽流商哀白云”进一步渲染了音乐的悲凉,羽音激越,商调凄清,与白云相对,更显寂寥。
“月上山楼人独倚”,画面转至月光洒满的山楼,诗人独自倚立,笛声与月色交织,更显孤独。接下来,“风高秋院客先闻”写出了笛声穿透秋夜寒风,先于人声传入院落,凸显其穿透力。
最后两句“洞庭空阔潇湘冷,缥缈馀音送雁群”,将笛声与洞庭湖的广阔和潇湘的冷寂相融合,余音袅袅,伴随着南飞的大雁,给人留下深远的遐想,暗示了笛声所引发的无尽思绪和对远方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笛声与自然景色、情感意象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笛声的独特感受和对人生的深深感慨。
高堂腻烛娇红春,麝炉掣锁银麒麟。
掌中舞袖回金缕,背后落花覆锦茵。
夜半歌钟起洞房,绣罗香煖对鸳鸯。
旋徵玉雁排筝谱,复弄梅花近笛床。
绣额红衿真媚妩,隔帘髣髴调鹦鹉。
唤回满座郁金香,鲜鲫银丝出翠釜。
鸡人夜唱铜龙泻,内监忽传进挐马。
绛绡双引貂襜褕,长秋门前马不下。
北风吹山海水移,世人见此复泪垂。
宝玦香车俱莫叹,金掌仙人已辞汉。
凤楼翼翼开天居,故老相传百载余。
过客遥看黄幄座,侍臣长奉紫泥书。
碧窗齐临石睥睨,朱栋或画金龙鱼。
呜呼成祖劳开创,金扉翠牖何雄壮。
八圣龙飞抚御床,千官虎拜瞻仙仗。
今皇有道如先皇,垂衣日日开明堂。
祝融胡为太亡赖,炎火顷刻令飞扬。
雷霆云雨尚不息,人力何以施刚强。
玉陛千寻碎如雪,千人万人争吐舌。
大内深严孰敢窥,九陌惟闻栋梁折。
蓬莱双阙中天起,射日雕甍倏然毁。
白头内监难走藏,红颜宫女多焚死。
御柳宫花赤焰中,金舆玉座寒灰里。
古今灾变那有常,成汤旱魃尧洪水。
天意由来本至仁,朝廷岂乏皋夔臣。
即今修省行何政,旅客心劳日问人。
《凤楼行》【明·王稚登】凤楼翼翼开天居,故老相传百载余。过客遥看黄幄座,侍臣长奉紫泥书。碧窗齐临石睥睨,朱栋或画金龙鱼。呜呼成祖劳开创,金扉翠牖何雄壮。八圣龙飞抚御床,千官虎拜瞻仙仗。今皇有道如先皇,垂衣日日开明堂。祝融胡为太亡赖,炎火顷刻令飞扬。雷霆云雨尚不息,人力何以施刚强。玉陛千寻碎如雪,千人万人争吐舌。大内深严孰敢窥,九陌惟闻栋梁折。蓬莱双阙中天起,射日雕甍倏然毁。白头内监难走藏,红颜宫女多焚死。御柳宫花赤焰中,金舆玉座寒灰里。古今灾变那有常,成汤旱魃尧洪水。天意由来本至仁,朝廷岂乏皋夔臣。即今修省行何政,旅客心劳日问人。
https://shici.929r.com/shici/9TuLLxrs.html
春半出门春可怜,黄鹂隔岸啼春烟。
垆头沽酒饮不醉,更向西湖呼酒船。
葡萄荔枝酒色红,银缸金碗须臾空。
但令一醉卧明月,莫使醒眼看春风。
凤凰山头春草绿,金牛湖上花成簇。
日落歌声水面来,画栏笑倚人如玉。
十八学士谁比方,争如瑚琏登明堂。
立本丹青褚亮赞,至今遗事犹焜煌。
有隋之季天壤坼,英雄草昧皆侯王。
真人挥霍静区宇,遂偃干戈兴文章。
天策弘开盛儒雅,群髦会萃皆才良。
丈夫逢时能自见,智谋艺术皆雄长。
惜哉嘉猷亦未远,风流犹自沿齐、梁。
吾读成周《卷阿》诗,吉士蔼蔼如凤皇。
能以六典致太平,远追二帝轶夏、商。
唐初得士宜比迹,胡为致治非成、康?
中间岂无河、汾徒,晻遏师门竟不扬。
吁嗟房、杜已如此,何恨薛生先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