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守忠祭墓》
《送刘守忠祭墓》全文
明 / 罗亨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双亲沦没已多时,诏许南归展孝思。

丘垄拜瞻增感慨,音容想像倍伤悲。

功名有待旋须早,江海无波去勿迟。

京国故人频怅望,来春重拟话襟期。

(0)
鉴赏

此诗《送刘守忠祭墓》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逝去双亲的深切怀念与祭扫之情。诗中不仅流露出对父母的深厚情感,还蕴含着对人生功名与归隐自然的思考。

首句“双亲沦没已多时”,开篇即点明主题,哀悼父母离世已久的事实,奠定了全诗悲伤的基调。接着,“诏许南归展孝思”一句,透露出在官方许可下,诗人得以返回南方,完成对父母的祭扫心愿,表达出对父母的孝敬之情。

“丘垄拜瞻增感慨,音容想像倍伤悲。”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面对父母的墓地,诗人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通过“音容想像”,诗人试图在记忆中捕捉父母的音容笑貌,以此寄托哀思,却更加深了内心的伤悲。

“功名有待旋须早,江海无波去勿迟。”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他认为,虽然有功名的期待,但不应过于急躁,应该珍惜当下,享受生活。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希望在平静的江海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最后,“京国故人频怅望,来春重拟话襟期。”诗人表达了对京城旧友的思念,以及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这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综上所述,《送刘守忠祭墓》不仅是一首悼念亡亲的哀歌,更是诗人对人生意义、亲情与友情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内心世界的细腻与丰富。

作者介绍

罗亨信
朝代:明

(1377—1457)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猜你喜欢

华顶茅蓬遇女真静如自言百二十岁矣

华顶访茅蓬,铢衣飏晚风。

烟霞浮磬外,日月贮壶中。

药采村姬碧,花簪酒姥红。

玉颜忘甲子,应是李腾空。

(0)

暮春偕竹士游塔影园

依然溪水隔林扉,舣棹来寻旧钓矶。

幽赏恰宜三月尽,清狂得似两人稀。

竹烟浮翠晴生坞,花雨吹红湿溅衣。

极阁危栏閒倚望,半天清语塔铃微。

(0)

舟中立秋

金井梧桐坠,轻寒渐中人。

妾心如落叶,回首惜青春。

(0)

有日本人索余书戏作

簪花妙格几曾悭,万里鲸波到海山。

不似唐宫一片叶,只随沟水向人间。

(0)

题自写兰

入春十日雨兼风,兰叶香迟未破丛。

差喜砚田初解冻,墨花争发翠毫中。

(0)

杪春

又是新篁解箨时,东风二十四番吹。

碧纱窗展看春雨,剩有残花一两枝。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