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堆墨暗春城,十日都无一日晴。
杨柳陌头窥冷眼,桃花枝上落红英。
莺当苦雨啼应涩,燕为留人语有情。
明发别君江上路,王孙芳草恨牵萦。
江云堆墨暗春城,十日都无一日晴。
杨柳陌头窥冷眼,桃花枝上落红英。
莺当苦雨啼应涩,燕为留人语有情。
明发别君江上路,王孙芳草恨牵萦。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雨季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它对人们情感的触动。
首联“江云堆墨暗春城,十日都无一日晴”描绘了一幅阴沉压抑的画面,江面上乌云密布,仿佛整个春天的城市都被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连续十天没有见到阳光,暗示着长时间的阴雨天气。
颔联“杨柳陌头窥冷眼,桃花枝上落红英”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杨柳在雨中显得格外孤寂,似乎在以一种冷漠的目光审视着这连绵不断的雨季;而桃花则在风雨中凋零,花瓣随风飘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脆弱。
颈联“莺当苦雨啼应涩,燕为留人语有情”通过莺和燕的行为,表达了对雨季的哀愁与无奈。莺鸟在苦雨中啼叫,声音显得涩滞,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痛苦;燕子为了留住行人,话语中充满了深情,试图安慰或挽留。
尾联“明发别君江上路,王孙芳草恨牵萦”则是对离别的感慨。明天就要与友人分别,踏上江边的道路,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里的“王孙”借指友人,而“芳草”则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长久,但同时也蕴含着离别时的伤感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雨季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理解。
闷坐苦炎热,何日起清凉。
时时挥汗如雨,闭户懒衣裳。
总有浮瓜沉李,未得冰壶雪峤,倦倒竹方床。
欹枕看图画,竟日罢焚香。梦飞瀑,思露井,慕幽篁。
渔歌嘹亮,不知何处浴沧浪。
那得龙皮裁扇,去觅骊山下榻,一任日舒长。
无奈红尘近,心地若探汤。
日透丛槐,蝉鸣高柳,碧纱窗户风生。
玉骨清凉,迟迟午倦钗轻。含愁斜倚银屏。
看双双、蛱蝶多情。黄金槛外,湘妃帘底,不耐闲行。
梦沉寒玉,灰冷炉烟,金针闲却,绣线飘零。
粉慵朱懒,台前鸾镜空明。
泪眼盈盈,伴孤眠、朝燕昏萤。甚炎蒸。
追思往事,意冷如冰。
历正巧弄牵牛。颁他两度离愁。叹痴人不解。
羡欢娱得再。那知今晓别,彩桥头。音信绝。银河阔。
平添几尺泪波流。双七夕。支机石。离别难。
霓裳比昔增寒。重奏于阗乐。频驾临风鹊。
曝衣乍展先乾。良会速。依然独。玉梭金镊暂盘桓。
叹息吾衰,两两三三,霜雪盈颏。
怪素丝若练,偷描病态,银茎如戟,硬作愁媒。
面目生疏,主人讶客,何所闻而不速来。
还防汝,入宫见妒,朋辈嫌猜。况逢贝锦蚊雷。
更颠倒雌黄蛇与虺。
叹黑云突起,九阍难叫,青蝇欲吊,只影堪哀。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汝乃乘危得我灾。
炎凉态,笑星星髯也,果小人哉。
绝壁衔飞阁。倚寒空、嶒嵘窈窕,是谁雕琢。
六代兴亡如逝水,烟冷千寻铁索。
梦不到、乌衣帘箔。
结绮临春歌舞散,大江流、尚绕青山郭。
悲自语,檐边铎。滔滔东下风涛作。
俯层阑、鼋鼍出没,雪山喷薄。
况是清秋明月夜,何处船楼吹角。
早惊起、南飞乌鹊。
估客船从巴蜀下,看帆樯、半向青天落。
吾欲醉,骑黄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