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壶山四景图·其三》
《壶山四景图·其三》全文
明 / 吴希贤   形式: 古风

翠壶之山凌碧虚,层崖峭壁仙所居。

寻常秀色尽奇绝,况有晴云时卷舒。

我昔攀缘出云表,决眦遐天众山小。

结庐拟向山中栖,日日看云听啼鸟。

一朝云起随六龙,我亦乘之登九重。

为霖未慰苍生望,惭愧清朝恩数隆。

只今还寻故山去,净扫云轩与云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翠壶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之情。开篇以“翠壶之山凌碧虚”点出山之高峻,接着“层崖峭壁仙所居”则赋予山以神秘色彩,暗示其非凡之处。通过“寻常秀色尽奇绝,况有晴云时卷舒”,诗人赞美山间寻常景色的不凡,晴云的飘逸更添了几分灵动。

“我昔攀缘出云表,决眦遐天众山小”两句,诗人回忆自己曾攀登此山,俯瞰群山,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接下来,“结庐拟向山中栖,日日看云听啼鸟”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此山中定居,每日欣赏云彩变化,聆听鸟鸣的心愿,流露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一朝云起随六龙,我亦乘之登九重”描绘了云起之时,诗人仿佛能驾驭云彩,飞升至更高的境界,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超越。然而,“为霖未慰苍生望,惭愧清朝恩数隆”两句转折,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无法真正解决民生疾苦,表达了内心的愧疚与自省。

最后,“只今还寻故山去,净扫云轩与云住”表明诗人决定回归自然,与云同住,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反思,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吴希贤
朝代:明

(1437—1489)福建莆田人,名衍,以字行,改字汝贤。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幼敏异,精《毛诗》。性豪迈负奇气。尝预修《英宗实录》,以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卒官。有《听雨亭稿》。
猜你喜欢

病起

强起梳头坐,窗明晚景新。

生遭兵是劫,病与鬼为邻。

农事田畴废,边声鼓角频。

故山多药物,徒切未归身。

(0)

怀先陇

京国留家久,馀生只自怜。

一单如老衲,八十又新年。

义士心犹血,谗夫舌谩涎。

何时抱尊酒,哭向计峰前。

(0)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其二十退道陂

神凿三百级,盘回上峻陂。

摄衣苍藓滑,倚杖白云多。野叟耕麋?,山都寄鸟窠。

朱陵是俦侣,飞锡定相过。

(0)

后出军五首·其三

先锋才攻门,后军已登陴。

拔都不怕死,直上搴贼旗。

马前献逆首,脚下踏死尸。

长河走败船,疾遣飞将追。

幕中作露板,应有傅脩期。

(0)

题山水图

渔舟风雨蓑衣冷,僧寺烟霏塔影斜。

行客莫嫌天色暝,隔江鸡犬有人家。

(0)

和虞伯生寄张总管韵

玉署仙人化綵云,每于江海见遗文。

百年词翰真无敌,五马家声赖有君。

堆笏床头馀旧物,读书窗外种芳芸。

停骖只在西湖上,一席西风许共分。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