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暖气偏,九月犹积翠。
以我烟壑心,触目皆可意。
天清归鸟肃,溪白游鱼避。
云根上枯水,石衣蔽古寺。
危岩可扪井,怪石每惊魅。
不缘前山归,偶与来径值。
欢赏有群彦,情景信双媚。
明月引归桨,烟霞尚生思。
南山暖气偏,九月犹积翠。
以我烟壑心,触目皆可意。
天清归鸟肃,溪白游鱼避。
云根上枯水,石衣蔽古寺。
危岩可扪井,怪石每惊魅。
不缘前山归,偶与来径值。
欢赏有群彦,情景信双媚。
明月引归桨,烟霞尚生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一贯在游览它山时所见的自然美景和内心感受。首句“南山暖气偏,九月犹积翠”点出山色之浓,即使深秋九月,山色依然郁郁葱葱,透露出一种独特的温暖气息。接着,“以我烟壑心,触目皆可意”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烟雾缭绕、山谷幽深的景色的喜爱之情,仿佛每一处景色都能触动他的心灵。
“天清归鸟肃,溪白游鱼避”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山间宁静而和谐的氛围。天空晴朗,归鸟整齐有序地飞翔,溪水清澈,游鱼因之而避开,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秩序之美。
“云根上枯水,石衣蔽古寺”则将视线转向更为深远之处,云雾缭绕的山峰之上,枯水潺潺,古老的寺庙被青苔覆盖,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自然的沧桑美。
“危岩可扪井,怪石每惊魅”进一步展示了山中的险峻与神秘,岩石陡峭,井口可触及,怪石嶙峋,似乎隐藏着未知的力量或生物,增添了探险的趣味和神秘色彩。
“不缘前山归,偶与来径值”表达了诗人偶然间发现这条山路,而非特意前往,却因此获得了意外的惊喜和满足。
“欢赏有群彦,情景信双媚”则是对与友人一同欣赏美景的喜悦之情的表达,情景相得益彰,令人愉悦。
最后,“明月引归桨,烟霞尚生思”描绘了夜晚归来的情景,明月引领着归途,烟霞缭绕,引发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深深怀念和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栖真剖灵异,崭绝无与对。
山水流音徽,岩花竟谁待。
徐君颇清真,俗流自殊队。
縳屋兹山阳,芝采灵岩背。
薄游逢野仙,至道伐其槩。
朝餐赤城霞,夕揽匡庐霭。
浩荡畴能羁,潇洒可人爱。
予亦浩荡人,寄怀蒙颖同。
粒松巢两鹤,勺水横双龙。
何时骑访君,遨翔云海东。
八埏遂周览,灭迹劫网中。
死孝仍?攀柏身,生还刚及启关辰。
雪深踪迹唯狐兔,夜久扶携有鬼神。
万里璧完诗不偶,百年珠陨画如真。
莫言弧矢男儿志,惆怅谁为扫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