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何日息风尘,家国愁人泪满巾。
寒瘦如诗因久病,流亡满眼不妨贫。
年来破产惟偿债,春至无衣尚宴宾。
那管山头猿鹤笑,醉吟暂乐梦中身。
老天何日息风尘,家国愁人泪满巾。
寒瘦如诗因久病,流亡满眼不妨贫。
年来破产惟偿债,春至无衣尚宴宾。
那管山头猿鹤笑,醉吟暂乐梦中身。
这首清代诗人王松的《排闷六首(其一)》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和自身困苦的深深忧虑。首句“老天何日息风尘”以问天的方式,揭示了对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的无奈与期盼,希望早日结束动荡。次句“家国愁人泪满巾”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泪水浸湿了衣巾,体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寒瘦如诗因久病”描绘了诗人的身体状况,暗示了长期疾病带来的衰弱,同时也寓言了诗人的境遇如同寒瘦的诗篇,充满了辛酸。接下来,“流亡满眼不妨贫”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流离失所的困境,也宁愿贫穷而不愿放弃尊严的态度。
“年来破产惟偿债”写出了诗人经济上的困境,破产却还要尽力偿还债务,显示了生活的艰难。然而,“春至无衣尚宴宾”则展现出诗人即使在春天没有新衣,依然保持着待客的热情,表现出坚韧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那管山头猿鹤笑,醉吟暂乐梦中身”,诗人选择借酒浇愁,暂时忘却现实的痛苦,让醉眠中的自己在梦境中得到片刻的解脱,与山头的猿鹤共笑,透露出一种超脱而又无奈的幽默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个人的遭遇反映出时代的苦难,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轩驺易笋箯,鸟道便登陟。
林莽蔽日天,行尽忽开辟。
此中别有境,远与红尘隔。
喧杂猿鸟啼,往来虎豹迹。
水声如雷轰,奔放激巨石。
仰望诸奇峰,巑岏如剑戟。
攀藤陟其上,去天方咫尺。
风雨变晦明,烟霞共晨夕。
瑶草与琪花,疑有神仙宅。
山麓俯深潭,游鱼吸寒碧。
矶头坐垂纶,乘钓即有获。
此来值暮秋,林木鸣萧槭。
扫石可为几,聚叶可为席。
拟与偕游人,烹鱼大浮白。
山农惊且喜,茅茨延上客。
食品荐山珍,杯盘至狼藉。
隔宿始言归,幽讨穷日力。
野老共忘机,斯游乐何极。
《游凤凰山同黄絅庵太史黄玉田方伯杨金鹤文学家养洛副使行川明府》【明·陈廷策】轩驺易笋箯,鸟道便登陟。林莽蔽日天,行尽忽开辟。此中别有境,远与红尘隔。喧杂猿鸟啼,往来虎豹迹。水声如雷轰,奔放激巨石。仰望诸奇峰,巑岏如剑戟。攀藤陟其上,去天方咫尺。风雨变晦明,烟霞共晨夕。瑶草与琪花,疑有神仙宅。山麓俯深潭,游鱼吸寒碧。矶头坐垂纶,乘钓即有获。此来值暮秋,林木鸣萧槭。扫石可为几,聚叶可为席。拟与偕游人,烹鱼大浮白。山农惊且喜,茅茨延上客。食品荐山珍,杯盘至狼藉。隔宿始言归,幽讨穷日力。野老共忘机,斯游乐何极。
https://shici.929r.com/shici/Q144Njmw.html
桥畔柴扉半不扃,当春风雨昼冥冥。
玄谈客坐生公石,奇字人非扬子亭。
傍沼阴垂新柳绿,登楼疑望远山青。
酣歌况复倾诸少,小夜谁能忍独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