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三十》
《诗偈·其三十》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世人重珍宝,我则不如然。

名闻即知足,富贵心不缘。

唯乐箪瓢饮,无求澡镜铨。

饥食西山稻,渴饮本源泉。

寒披无相服,热来松下眠。

知身无究竟,任运了残年。

(0)
注释
世人:普通人。
珍宝:贵重物品。
名闻:名声。
富贵:权势和财富。
乐:满足。
箪瓢饮:简陋饮食。
澡镜铨:华丽的装饰。
西山稻:西山的稻谷。
寒披:寒冷时穿着。
无相服:粗布衣裳。
热来:炎热时。
松下眠:在松树下睡觉。
知身:了解自己。
究竟:尽头。
任运:顺其自然。
残年:余生。
翻译
世人看重珍贵的宝物,我却不是这样看待。
名声到来就感到满足,对富贵没有执着之心。
只求简朴的生活,不追求华丽的装饰。
饥饿时吃西山的稻米,口渴时喝自源头的水。
寒冷时披上粗布衣裳,炎热时在松树下休息。
深知自身无有尽头,顺其自然度过余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的作品,体现了诗人超脱物欲、顺应自然的心态。开篇“世人重珍宝,我则不如然”表明诗人对于世俗追求财富和名声的态度持平常心,不像他人那样看重这些虚名假利。

“名闻即知足,富贵心不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这种生活哲学,即一旦获得了一定的名誉和物质财富,便感到满足,不再追求更多的荣华富贵。这里的“心不缘”意味着内心没有牵挂,对于世俗的诱惑毫不在意。

接下来的“唯乐箪瓢饮,无求澡镜铨”则描绘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享受和向往,箪瓢是古代农夫用来喝水的器具,澡镜铨指的是华丽的洗漱之物。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饮食和不追求奢侈生活品味的喜悦。

“饥食西山稻,渴饮本源泉”具体描写了诗人的日常饮食生活,吃的是西山产的粮食,喝的是自己田庄中的泉水,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的纯净之物,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和奢侈消费。

“寒披无相服,热来松下眠”则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对于四季变化的顺应,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都能找到简单而自然的方式来应对。这里的“无相服”指的是不用华丽的衣物,而“松下眠”则是夏日躺在树荫之下的休憩。

最后,“知身无究竟,任运了残年”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岁月匆匆的认识,他选择顺其自然,不强求什么,只是在有限的生命里随遇而安地度过每一天。

整首诗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和赵瀔阳游罗浮六首·其六登飞云嵿

四百撑天柱,孤高是此峰。

霄中红日绚,崦半白云封。

控引沧溟阔,衡分岱岳宗。

微茫归路晚,应听定禅钟。

(0)

瞻甘泉先师遗像

山颓木蒌几星纪,日抱遗经卧蓬累。

敢将己物并蘧庐,黄鸟丘隅难共止。

昔云见圣未克由,前参衡倚谁真修。

光明洞见瑶台烛,须臾仿佛炉烟浮。

精华日月空颅首,两耳之傍南北斗。

衣冠俨雅纡绅垂,隐隐太公犹在手。

高风已远不可攀,遗像依希千仞间。

追随再拜诸公后,俯仰前瞻祇汗颜。

(0)

和颖翁邹公祖署中纪怀四章·其四莳菜

忆昔长白居,画粥断齑菜。

此时意可忘,移根种园内。

肉食岂不甘,藿食味终在。

举箸踰万钱,寰中几人再。

欲寡心自恬,风波亦可耐。

正己端垂裳,茹草曾躬耒。

貌瘦天下肥,恶食良自爱。

持此一介严,行行陟台鼐。

(0)

又赠别王阳冈赴召二首·其一

袅袅驰虚车,钟陵寄檀轴。

报国惭匪才,阅人惯迂目。

几见大道周,平陂往还复。

旷野栖麟凤,幽岩足虺蝮。

阴晴互态变,暑雨迭寒燠。

我爱王阳冈,坦坦夷边幅。

(0)

题斗洞

直北三四星,祥光射南极。

中有一老人,子孙布云奕。

弧矢驰四方,文章烂奎壁。

老人复何事,散发卧松石。

朝汲丹霞浆,莫饮盘露滴。

古洞盟千年,双凫驾飞舄。

(0)

赠古林何廷尉北上二首·其一

罗浮薄青霄,掩映西樵峰。

百川汇南海,淼淼银潢通。

匪且萃珍贝,清淑人文钟。

前茅驾张崔,奕奕驱长风。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