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天台路。洞门深、瑶草长青,桃花无数。
仙子云鬟低欲堕,倚石迷花凝伫。
忆刘阮、当年曾遇。
雾帐云房深几许,梦魂中、不管流年度。
缘分浅,又归去。于今路断无寻处。
惟旧时、华顶依然,霞城如故。
古寺石桥风雨响,泻下半天瀑布。
有头白、老僧常住。
世上名山能有几,强登临、莫待青春暮。
婚嫁毕,听分付。
闻道天台路。洞门深、瑶草长青,桃花无数。
仙子云鬟低欲堕,倚石迷花凝伫。
忆刘阮、当年曾遇。
雾帐云房深几许,梦魂中、不管流年度。
缘分浅,又归去。于今路断无寻处。
惟旧时、华顶依然,霞城如故。
古寺石桥风雨响,泻下半天瀑布。
有头白、老僧常住。
世上名山能有几,强登临、莫待青春暮。
婚嫁毕,听分付。
这首《贺新郎·天台》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描绘了对天台仙境的向往与追忆。开篇“闻道天台路”,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境之中。诗人通过“洞门深、瑶草长青,桃花无数”等描绘,勾勒出一幅仙气缭绕、生机盎然的景象,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接着,“仙子云鬟低欲堕,倚石迷花凝伫”两句,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仙子的形象,她轻盈的姿态和专注的神情,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神秘。诗人通过“忆刘阮、当年曾遇”一句,巧妙地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故事,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雾帐云房深几许,梦魂中、不管流年度”则进一步渲染了天台仙境的幽深与超脱,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场梦幻般的旅程之中,时间在这里似乎失去了意义。而“缘分浅,又归去”则表达了对仙境难以触及的遗憾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后半部分,“于今路断无寻处”一句,直接点明了仙境的不可得,增强了诗歌的悲剧色彩。然而,诗人并未就此沉沦,而是转向了对现实的反思与展望:“惟旧时、华顶依然,霞城如故。”他提醒人们,尽管仙境难觅,但生活中仍有许多美好值得珍惜与追寻。
“古寺石桥风雨响,泻下半天瀑布”描绘了天台山的自然景观,既有古朴的禅寺,又有壮丽的瀑布,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有头白、老僧常住”则象征着岁月的流转与不变的信仰,老僧的存在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提醒着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韧。
最后,“世上名山能有几,强登临、莫待青春暮”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鼓励人们珍惜当下,勇敢追求心中的梦想。“婚嫁毕,听分付”则可能是对完成人生大事后的释然与期待,预示着新的开始与自由。
整体而言,《贺新郎·天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追忆,也蕴含了对人生、自然、信仰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