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言当日偶然同,白首家山各固穷。
海内仅存一畏友,人间遂有两愚公。
似闻黄阁登迂叟,且向青原访醉翁。
此士未应无著处,栖栖十载六治中。
刍言当日偶然同,白首家山各固穷。
海内仅存一畏友,人间遂有两愚公。
似闻黄阁登迂叟,且向青原访醉翁。
此士未应无著处,栖栖十载六治中。
这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和深山友人的诗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世隔绝的情感。
"刍言当日偶然同" 这一句中的“刍言”指的是随意的谈话,“偶然同”则表明诗人和友人在某个偶然的机会下共同度过了一段时光,体现了诗人对那份简朴生活的珍视。
接着的两句"白首家山各固穷。海内仅存一畏友" 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尽管他们都已年迈(“白首”指的是头发变白),且各自隐居于偏远的山中,但在广阔的国家之内,他们之间的友情依然坚固。
接下来的"人间遂有两愚公。似闻黄阁登迂叟,且向青原访醉翁" 则是对这份友谊的一种赞美和渴望。诗人将自己与朋友比喻为“两愚公”,意指他们在世人眼中或许显得愚蠢,但却乐在其中。随后,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听到黄阁上有高僧登临的传闻,并向往着去青原寻访那位醉心于自然之美的隐者。
最后两句"此士未应无著处,栖栖十载六治中" 强调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坚持和满足。尽管外界可能认为他没有成就或是无足轻重,但诗人自己感到十分满意,因为他已经在山中安居乐业十年之久,并且心中的那份淡定与平和,正如“六治”所象征的自然法则一样,顺其自然,不为外界干扰。
整体来看,这段诗句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隐逸图景,也透露出诗人对朋友、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和珍爱。
天台未许白云封,刘阮重来路几重。
楼阁依然遗旧迹,胡麻何处访仙踪。
恨无朱草修灵药,欲觅丹砂驻昔容。
一梦蘧然成往事,空将兰絮系心胸。
庭前有丹桂,绿叶发华光。
一任春风吹,不共桃李狂。
桃李先秋雕,丹桂乃含芳。
草木有本性,亦期耐久长。
忆昔游梁溪,时登君子堂。
见君心欢悦,别君心徬徨。
同心而离居,落月梦屋梁。
古人车笠盟,斯道今已亡。
愿言持赠君,永矢毋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