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声蔼蔼拱和平,士悦民安讼自清。
末俗规模多简陋,伟人事业必恢宏。
一新庭宇蠲馀力,三肃溪山订旧盟。
休道人生行乐耳,诗坛融尽古今情。
政声蔼蔼拱和平,士悦民安讼自清。
末俗规模多简陋,伟人事业必恢宏。
一新庭宇蠲馀力,三肃溪山订旧盟。
休道人生行乐耳,诗坛融尽古今情。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柏所作,题为《和曹西溆明月楼韵(其二)》。诗中描绘了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景象,以及伟人事业的宏大与深远影响。诗人通过“政声蔼蔼拱和平”表达了政治清明的美好愿景,接着以“士悦民安讼自清”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和谐的社会氛围。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末俗规模多简陋,伟人事业必恢宏”对比了世俗与伟人的不同境界,突出了伟人事业的宏伟与深远。
“一新庭宇蠲馀力,三肃溪山订旧盟”描绘了对环境的改善与对自然的尊重,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最后,“休道人生行乐耳,诗坛融尽古今情”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认为生活不仅仅是享乐,更应该融入历史与文化的深厚情感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文化和人生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比与描绘,展现了政治、社会、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自觉。
依山茅屋两三间,与世相遗尽日閒。
背拥蓝屏半天碧,面对参差横架山。
径草蒙头云覆屋,泉甘土肥似盘谷。
剑峰林密杳无边,绵峡潭深幽莫烛。
有鲜可食美可茹,康乐和平长自饫。
有时拂石弄泉声,有时策杖登山去。
山中日沈山月出,岩暝林晦总佳适。
平石如台倚山隈,准拟结茅閒读易。
尚论古人得我心,商傅周姜汉子陵。
好共栽桃艳长春,却恐渔父来相寻。
玉楼工就故人仙,宿草离离起暮烟。
曾说项斯谁复记,尚怀中散子真贤。
鼎来穷巷方今日,胜读残编已十年。
西望犹能话离索,秋风来共钓鱼船。
雨绝春风和,沉栖慕遐瞩。
野火开丛荆,遥岑路径熟。
极顶如掌平,群峰四环矗。
人言古观基,突兀此有屋。
半岭汲饷劳,跻攀怨僮仆。
一朝风霆怒,捲落置前麓。
至今五云宫,宛在平原曲。
年代远莫稽,儿童记樵牧。
每闻风雨时,钟声隐岩谷。
披寻杳无迹,灵境信非俗。
苔花蚀碎瓦,字迹不可读。
居人传神奇,客子骇心目。
振襟坐危磐,阆风想晞沐。
转石落悬岩,砰雷震山腹。
徘徊不能去,登览兴未足。
一笑下田家,题诗寄游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