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蚁插两翼,形与蜂虻类。
群然穴我室,齧肥若锥利。
寻膻行案几,乘间穿衣袂。
童子塞罅隙,又出屯满地。
有时忽飞扬,喧斗争意气。
高或登栋梁,近或栖褥被。
或落头面上,或依墙壁萃。
见者辄怒憎,予独无害意。
念其造物生,似知君臣义。
但令扫常洁,迹远自清致。
巨蚁插两翼,形与蜂虻类。
群然穴我室,齧肥若锥利。
寻膻行案几,乘间穿衣袂。
童子塞罅隙,又出屯满地。
有时忽飞扬,喧斗争意气。
高或登栋梁,近或栖褥被。
或落头面上,或依墙壁萃。
见者辄怒憎,予独无害意。
念其造物生,似知君臣义。
但令扫常洁,迹远自清致。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飞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蚂蚁群像。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巨蚁仿佛长了翅膀,形状类似蜂虻,它们成群结队地侵入居室,犹如蛀虫般贪婪,寻找食物时甚至会咬破衣物。尽管它们的行为惹人厌烦,诗人却表现出宽容的态度,认为它们或许懂得君臣之义,只要保持环境清洁,它们自然会远离。
诗人并未直接表达对蚂蚁的厌恶,而是通过观察和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脱的情感,表达了对生物本能的理解和对和谐共处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体现了作者的宽广胸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
阿婆三五华年,你那曾东涂西抹。
今朝只是,作腔装势,向谁喧聒。
明认鹓雏,犹将腐鼠,公然么喝。
又谁知有了,秃笔破砚,许大的,穷家活。
一自閒堕落。便几年、雪侵华发。
丝萝风致,夜邀山鬼,烛余空跋。
明月长江,清阴名岳,记曾簪笔。
思从兹更弃,老妻弱息,问吴门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