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里行人画里舟,篷窗深锁半江秋。
气吞巫峡三千里,声到蓬壶十二楼。
山隔天光迷两脚,日蒸霞影破云头。
布帆风利难停泊,未许金焦汗漫游。
镜里行人画里舟,篷窗深锁半江秋。
气吞巫峡三千里,声到蓬壶十二楼。
山隔天光迷两脚,日蒸霞影破云头。
布帆风利难停泊,未许金焦汗漫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上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面的壮丽与深邃。
首联“镜里行人画里舟,篷窗深锁半江秋。”以“镜”和“画”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江面上行人的倒影与舟船的轮廓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而“篷窗深锁半江秋”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季江面的静谧与深沉,仿佛整个江面都被一层薄雾笼罩,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颔联“气吞巫峡三千里,声到蓬壶十二楼。”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江面的气势比作能吞没千里之外的巫峡,声音能够传至十二层的蓬莱仙岛,展现出江水的浩瀚与力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
颈联“山隔天光迷两脚,日蒸霞影破云头。”描绘了山峦与天光交织的景象,山峰遮挡了部分天空的光线,使得行人的视线变得模糊,而日光蒸腾出的霞光穿透云层,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尾联“布帆风利难停泊,未许金焦汗漫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冒险的渴望,尽管布帆在强劲的风力下难以停泊,但诗人的心却向往着远方,不满足于现状,希望像金焦(古代传说中的仙山)一样,进行一次不受约束的漫游,追求心灵的解放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面的壮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蕴含着对自由与冒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