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虚亭秋月为实上人作》
《虚亭秋月为实上人作》全文
明 / 守仁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幽庭坐虚寂,月出青松林。

流光入禅户,凉思满衣襟。

六根净无垢,万境亦消沈。

荡兹着有想,快我遗世心。

浩歌《秋水篇》,聊续寒山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月夜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内心之静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幽庭坐虚寂”,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空灵的氛围,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庭院中,内心一片宁静。接着,“月出青松林”一句,以月光洒落于青松林间,不仅渲染了夜晚的静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月光如流水般渗透进禅房,带来清凉之意,使诗人感到身心俱凉,仿佛所有的思绪都随着月光流淌而去,只留下一片宁静与清凉。

“六根净无垢,万境亦消沈”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纯净与外界的和谐统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清净无染,意味着诗人的心灵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纯净无瑕的状态;万境消沈,则是说无论是外在的世界还是内心的纷扰,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平静与消融,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荡兹着有想,快我遗世心”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放下与超越,他不再执着于物质与欲望,而是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解脱,渴望与世隔绝,达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

最后,“浩歌《秋水篇》,聊续寒山吟”两句,诗人以歌声表达心中的情感,选择《秋水篇》和寒山的吟唱作为抒发情感的方式,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表达。通过这样的方式,诗人不仅与自然和谐共处,更是在心灵深处找到了一片净土,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现,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纯净和谐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守仁
朝代:明

明僧。浙江富阳人,字一初,号梦观。发迹于四川延宁寺。后住持灵隐寺。洪武十五年被征,授僧录司右讲经,升任右普世。能诗。有《梦观集》。
猜你喜欢

幽居即事八首·其八

及此风收雨止,坐看月缺云移。

未办敲门赊酒,何妨觅纸题诗。

(0)

远意

不待苍然暮色,可应万里须论。

要悟须弥芥纳,莫参云梦胸吞。

(0)

次韵蔡叔清六言二首·其二

窗户初乾宿雨,林园已报秋声。

欲访残僧野寺,未妨水宿山程。

(0)

赣县道中有怀晦庵用江东日暮云为韵作五诗寄之·其三

自往一寄书,俯仰又许日。

岂无东归便,值遇多卒卒。

昔如马口衔,欲去随缓疾。

今者身属人,动步窘刀笔。

(0)

赠云卿

乃翁里居时,曾上庐山牍。

怀贤访其孤,今值词人牧。

我尝爱临川,韩草刊于陆。

尔侯古雅趣,与陆堪并躅。

而翁词翰佳,世亦思在目。

尔其持此诗,勿惮拜仆仆。

侯宁谓我易,未遂嗔尔渎。

峨峨兮西山,光燄那久伏。

(0)

蕃与斯远季奕同生于十二月蕃初五日季奕初十日斯远十八日近辱季奕贶诗犹未获报兹及斯远之寿并此奉颂二首·其二

郑子才不疏,徐子文甚勇。

一旦召严徐,一旦策晁董。

去年萧寺中,杯酒兼旬同。

间阔见难合,况乎分悴丰。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