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翎风动碧天凉,宝月新凝百鍊霜。
水面散成千种影,波心元只一轮光。
玉簪道士来空室,金粟维摩现十方。
此去要观真法相,却收画本过维扬。
鹤翎风动碧天凉,宝月新凝百鍊霜。
水面散成千种影,波心元只一轮光。
玉簪道士来空室,金粟维摩现十方。
此去要观真法相,却收画本过维扬。
这首元代诗人贡师泰的《赠写神镜塘上人归京口》以鹤翎、宝月、水面、波心、玉簪、金粟等自然意象为载体,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中通过“鹤翎风动碧天凉”开篇,以鹤羽在微风中轻摆,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接着,“宝月新凝百鍊霜”一句,将月亮比作经过百炼而成的霜,既突出了月色的皎洁,也隐喻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水面散成千种影,波心元只一轮光”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水面映照出的千变万化的倒影,另一方面强调了波心始终保持着一轮明光,象征着真理或本源的恒定不变。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深化了诗的主题,即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并坚守内心的纯净与真实。
“玉簪道士来空室,金粟维摩现十方”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玉簪道士象征着修行者,空室则暗示了修行的环境,强调了内心的修炼和超越物质世界的追求。金粟维摩现十方,则借用佛教中的典故,表达了修行者能够洞察宇宙万物,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宽广。
最后,“此去要观真法相,却收画本过维扬”两句,点明了诗人的愿望——不仅要观察到真实的法相(即真理或本质),还要将这份领悟转化为行动,通过创作(此处的“画本”可能指艺术作品或其他形式的记录)来传播和分享给更多的人,最终到达维扬(地名,此处可能象征着更广阔的精神领域或理想之地)。这不仅是对上人的祝福,也是诗人对自己以及所有追求真理之人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比喻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对真理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与向往。
鲁恭王坏孔子宅,丝竹之音出四壁。
中有古文维《尚书》,安国得之如拱璧。
奏朝拟请立学官,巫蛊事起遂中格。
公孙嗣位耽名律,博陆不学遗经籍。
升平尚亡三箧书,况值渐台兵火迫。
张霸伪篇纷然淆,七纬书尤声赫赩。
白水真人亦好谶,明章后始垂典册。
马郑大儒皆读纬,谁从孔壁探旧策。
高密未观真古文,遇所引书皆注逸。
典宝鸠方赝鼎陈,汩作九共争指摘。
何人私获安国书,匹夫怀璧深藏匿。
永嘉之乱戎车逼,浮江遂逐五马迹。
斯文天道呵护深,先圣神灵永珍锡。
至宝谁呈喜璧全,豫章内史梅名赜。
黑白辨矣定一尊,《释文》《正义》确不易。
六朝以来无间然,千余年人心帖怿。
刘氏知几著《史通》,亦为古文并赤帜。
帝王之道本于心,中多二帝派传嫡。
岂惟渊云梦未窥,董贾犹为户外客。
何物小儒作疏证,邪辞欲夺谈经席。
毛氏亦好诋前贤,《仪礼》妄思辞而辟。
说《诗》斥《序》考亭功,毛力攻朱如劲敌。
独为此书树屏藩,十目罗罗应纪绩。
《书尚书古文孔传后》【清·伊朝栋】鲁恭王坏孔子宅,丝竹之音出四壁。中有古文维《尚书》,安国得之如拱璧。奏朝拟请立学官,巫蛊事起遂中格。公孙嗣位耽名律,博陆不学遗经籍。升平尚亡三箧书,况值渐台兵火迫。张霸伪篇纷然淆,七纬书尤声赫赩。白水真人亦好谶,明章后始垂典册。马郑大儒皆读纬,谁从孔壁探旧策。高密未观真古文,遇所引书皆注逸。典宝鸠方赝鼎陈,汩作九共争指摘。何人私获安国书,匹夫怀璧深藏匿。永嘉之乱戎车逼,浮江遂逐五马迹。斯文天道呵护深,先圣神灵永珍锡。至宝谁呈喜璧全,豫章内史梅名赜。黑白辨矣定一尊,《释文》《正义》确不易。六朝以来无间然,千余年人心帖怿。刘氏知几著《史通》,亦为古文并赤帜。帝王之道本于心,中多二帝派传嫡。岂惟渊云梦未窥,董贾犹为户外客。何物小儒作疏证,邪辞欲夺谈经席。毛氏亦好诋前贤,《仪礼》妄思辞而辟。说《诗》斥《序》考亭功,毛力攻朱如劲敌。独为此书树屏藩,十目罗罗应纪绩。
https://shici.929r.com/shici/91nnPv.html
学者急治生,岂为忧不足。
衣食无所求,乃得立边幅。
入世重廉耻,务本贵菽粟。
养心亦养身,保身如保玉。
玉碎难再完,身失焉能赎。
桑田有典型,种爇若先觉。
杨园非农家,排纂到耕牧。
殆恐士习移,欲将古风复。
带经本可锄,《汉书》挂牛角。
从来英雄人,大半兼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