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查城道中》
《查城道中》全文
明 / 李学一   形式: 古风

几度关索岭,去天只数刃。

过此意坦夷,讵知山愈峻。

洞浏万壑深,群峰削如刃。

倏忽入幽崖,须臾陟层嶙。

林间猿狖啼,咫尺云迷轫。

盘江多毒淫,蛮烟古来慎。

跋涉每艰危,念之令心震。

名与身孰亲,斯言良足信。

行行欲何为,内顾惭双鬓。

岂若学巢由,高举辞尧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查城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首句“几度关索岭,去天只数刃”,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道路的崎岖险峻,仿佛连天都近在咫尺,却只能勉强触及。这种强烈的对比,既展现了旅途的艰难,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坦然与平和。

接着,“过此意坦夷,讵知山愈峻”两句,通过转折,表达了诗人虽然面对险峻的山路,内心却异常平静,反衬出山势的险峻。这种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环境的对比,体现了诗人超脱的境界。

“洞浏万壑深,群峰削如刃”描绘了山间的壮丽景色,万壑深邃,群峰陡峭,如同刀削一般,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倏忽入幽崖,须臾陟层嶙”则描述了诗人穿越幽深的山谷,攀登层层叠嶂的过程,充满了动态感和紧张感。

“林间猿狖啼,咫尺云迷轫”一句,通过猿猴的啼声和眼前的云雾,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盘江多毒淫,蛮烟古来慎”提到了沿途的盘江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暗示了旅途的危险与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跋涉每艰危,念之令心震”表达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感慨,既有对旅途艰辛的反思,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名与身孰亲,斯言良足信”引用了《老子》中的名言,探讨了名利与生命的本质关系,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真实的重要性。

最后,“行行欲何为,内顾惭双鬓”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过去的回顾和自省。

“岂若学巢由,高举辞尧舜”则是诗人对古代隐士巢父和许由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李学一
朝代:明

李学一,字万卿,号文轩。归善(今广东惠阳)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举人,明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刑科给事中。历任湖广参议、贵州提学副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四、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李学一诗,以张友仁一九四八年手抄本《文轩公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偈颂七首·其二

芭蕉闻雷开,耳在什么处。

葵花随日转,眼在什么处。

若还眼耳分明,透出千门万户。

(0)

偈颂六十五首·其五十六

南泉起模画样,长庆披砂拣金。

云门鼻孔先穿,雪窦据款结案。

(0)

送会侍者开应庵塔铭

三十馀年沙魇,一十五处脱空。

欲彰从前家丑,何妨刻石流通。

(0)

和崇上人

松下中峰路,疏阴偃盖清。

远云收海雨,数雁过秋城。

抚事心犹壮,卑栖气未平。

近来唯此乐,高韵寄闲情。

(0)

次韵林仲山

午梦蛮花湿,吟看不忍休。

白翻荞处雪,红压驿边楼。

砌冷虫喧座,江澄水浴秋。

看君有知己,铃阁想迟留。

(0)

书事

松盖环清韵,秋风倚杖前。

栖毫思确论,击竹自忻然。

高鸟翔云外,孤亭恰水边。

幽居经宿雨,无处不潺湲。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