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界灵宫悬碧落,层峦飞步蹑彤霞。
尘身乍礼金银阙,天路疑逢龙虎车。
三洞南盘通海峤,五云西拱见京华。
清游胜览欢无极,却叹人间日易斜。
上界灵宫悬碧落,层峦飞步蹑彤霞。
尘身乍礼金银阙,天路疑逢龙虎车。
三洞南盘通海峤,五云西拱见京华。
清游胜览欢无极,却叹人间日易斜。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登茅山三峰四首(其一)》描绘了登山所见的仙境景象。首句“上界灵宫悬碧落”以壮丽的词汇形容仙宫高悬于青天之上,给人以神秘而神圣之感。接着,“层峦飞步蹑彤霞”写登山者踏着红霞,飞跃层层山峦,展现了登高者的轻盈与豪迈。
“尘身乍礼金银阙”一句,通过“尘身”与“金银阙”的对比,表达了凡人乍见仙宫的惊叹和对洁净世界的向往。“天路疑逢龙虎车”则运用神话色彩,暗示了旅途中的神奇际遇,可能遇见仙人或神兽驾驭的车辆。
“三洞南盘通海峤,五云西拱见京华”进一步描绘了山势的奇特和视野的开阔,三洞直通大海之滨,五彩祥云环绕,映照出京城的繁华景象。最后,“清游胜览欢无极,却叹人间日易斜”表达出诗人对清幽美景的流连忘返,以及对世事如梭、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茅山仙境的奇幻与人间的对比,寓含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深思。
南归欲觅旧柴门,何意弹冠赴特恩。
三径未成重理楫,千山遥忆隔啼猿。
香侵蓼国飘红粉,露滴荷房泻绿尊。
远岸菁葱连雨足,閒鸥飞泛点秋痕。
朝廷有道思良弼,彤管承家愧昔媛。
新月含辉云外吐,斜峰倒影浪中翻。
偶来坠叶惊诗思,厌听严更搅梦烦。
晚泊村宵难喔喔,平原戌猎鹿奔奔。
天涯篷转随征雁,泽畔桑深卧野豚。
银汉乍回青鹊羽,金风渐返木樨魂。
知君自为苍生出,从古惟闻绮皓存。
把酒漫同儿女醉,频年忧患不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