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六人中独擅名,纲常为重一身轻。
大呼逆竖风云变,纸上如闻咤叱声。
廿六人中独擅名,纲常为重一身轻。
大呼逆竖风云变,纸上如闻咤叱声。
这首诗《读殉节录(其二)》由清朝诗人王朝元所作,通过对殉节者的描述,展现了其对纲常的坚守与牺牲精神。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诗的第一句“廿六人中独擅名”,点明了主人公在众多殉节者中的独特地位,暗示其行为之伟大和影响之深远。接着,“纲常为重一身轻”一句,直接表达了主人公以纲常道义为重,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价值观,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大呼逆竖风云变”描绘了主人公在面对敌人时的英勇姿态,通过“风云变”这一夸张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其壮烈的行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仿佛连天地都为之震动。最后,“纸上如闻咤叱声”则通过想象的手法,让读者仿佛能听到主人公在关键时刻发出的怒吼,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刻画了一位忠贞不渝、勇于牺牲的殉节者的形象,表达了对这种高尚品质的赞美和敬仰。诗中运用了对比、夸张和想象等修辞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情感表达更为强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章泉先生虎豹章,馀子骇逐狐兔藏。
少陵游不返衡湘,孤吟风月老林塘。
鴐鹅不送我置傍,怅望空劳水一方。
广文别日天未霜,殷勤寄音示无忘。
新诗写作鸿雁行,怜我病骨犹嵇康。
续貂聊复寄归航,宫墙百雉如金汤。
登门岁月知何当,江湖极目烟波沧。
楼冈亭谷万山西,缥缈炊烟出翠微。
归路正当清昼永,离怀莫怅白云飞。
学医要使人无费,问道须知昨已非。
好向庭闱商略此,短章中或有玄机。
兰亭拟金谷,逸少比季伦。
史臣作此语,无异屠沽人。
君看兰亭墨,岁久迹岂陈。
当时本嬉戏,后世乃见真。
我行适春暮,及此禊饮辰。
墨池奏环玦,书堂暗松筠。
堂中有遗像,俨坐遗冠巾。
情知金堂仙,可望不可亲。
物色倘见之,欲去犹逡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