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云寺》
《白云寺》全文
宋 / 王商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幽人何处住,古寺白云高。

问路不知远,到山方觉劳。

半窗看竹石,一枕听松涛。

我亦清幽者,煮茶读楚骚。

(0)
注释
幽人:隐士。
何处:哪里。
古寺:古老的寺庙。
白云高:高高的白云之上。
问路:询问路径。
不知远:不知道有多远。
到山:到达山中。
方觉劳:才觉得劳累。
半窗:半扇窗户。
看:观赏。
竹石:竹子和石头。
听松涛:倾听松树的涛声。
我亦:我也。
清幽者:喜欢清静的人。
煮茶:烹煮茶水。
楚骚:楚辞中的诗歌。
翻译
隐士居住在何处,身处古老的寺庙高处云间。
询问路途遥远与否,直到登山才感到疲惫。
倚窗欣赏半边竹石,枕着松涛入眠。
我也是喜好清静的人,一边煮茶一边诵读楚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之人在深山古寺中的生活情景。开篇“幽人何处住,古寺白云高”两句,即点明了诗人的居所是在一座坐落于高高的白云之下的古老寺庙中,这里的“幽人”指的是隐逸之士,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普通居民。通过这样的设定,为读者勾勒出了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世喧嚣的意境。

接下来的“问路不知远,到山方觉劳”则透露了诗人对于外界世界的隔绝与对自己所处之地距离感知的模糊。诗人并没有刻意去询问外面的世界如何,也未曾计较自己与尘世之间的距离,只是在亲近自然、到达山中时,才体会到了来此并不容易,劳顿而至。

“半窗看竹石,一枕听松涛”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在古寺中的日常生活。半开着的窗户可以眺望到外面生长的竹子和自然生成的石头,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的景观;而一枕,意指侧卧或靠坐,可以听得见松林中流水的潺潺声响。这些细节描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更透露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最后,“我亦清幽者,煮茶读楚骚”则是对前述意境的总结和升华。诗人自诩为“清幽者”,表明自己追求的是一份超脱世俗的清净与幽深。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他选择了两项精神寄托:煮茶与读书。其中,“楚骚”指的是战国时期楚辞作者宋玉和唐代文学家白 居易等人的作品,这些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代表了一种高雅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幽静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美与文化精髓的欣赏,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与内心世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商翁
朝代:宋

猜你喜欢

自赞庆成长老请

怡山顶不露,上有通天窍。

事事总不知,虚明肯自照。

个样䖃苴川僧,如何描邈得就。

庆成讦露人前,早是外扬家丑。

不用别举话头,我手何似佛手。

(0)

不昧不落作么会,会得依前堕野狐。

一夜凉风生画角,满船明月泛江湖。

(0)

红日照扶桑,寒雪封华岳。

三更过铁围,拶折骊龙角。

(0)

悼虎丘枯桩和尚·其二

华雨台前倒法幢,海门浪里钉枯桩。

千古万古撼不动,碍塞泼天扬子江。

(0)

四睡赞·其二

无固无必,挨肩促膝。人梦不祥,虎梦大吉。

世上有谁知,天台云羃羃。

(0)

感兴

荒菊死石罅,小梅发岩阿。

时换物色异,雨过霜晴多。

寒乌抱枯柳,悲鸣愁网罗。

哀哀如诉人,人岂无风波。

风波久自定,静默可禦魔。

同心议否臧,有酒能消磨。

不兴短生思,奈此岁月何。

掩门忽思归,睡熟闻棹歌。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