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鹤云闲,款鸥梦冷,西风吹散朋簪。
待不思量,又因芳讯浮沉。
却怜几叶芭蕉雨,作凄凉、响和疏砧。
一声声,那管人愁,滴碎秋心。销魂。
记取天涯别,怅河桥柳岸,隔浦春深。
嚼蕊吹花,等闲妨了清吟。
凭谁细唱潇潇曲,恁离情、强半难禁。
证诗盟,剪烛何时,同话尘襟。
邀鹤云闲,款鸥梦冷,西风吹散朋簪。
待不思量,又因芳讯浮沉。
却怜几叶芭蕉雨,作凄凉、响和疏砧。
一声声,那管人愁,滴碎秋心。销魂。
记取天涯别,怅河桥柳岸,隔浦春深。
嚼蕊吹花,等闲妨了清吟。
凭谁细唱潇潇曲,恁离情、强半难禁。
证诗盟,剪烛何时,同话尘襟。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后的思念与愁绪。开篇“邀鹤云闲,款鸥梦冷”,以鹤、鸥为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空灵静谧的氛围,随后“西风吹散朋簪”一句,点明了离别的场景,风的吹拂象征着友情的消散,给人以淡淡的哀愁。
“待不思量,又因芳讯浮沉”两句,表达了即使刻意不去想,但因为收到的信件(芳讯)又勾起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情感难以自抑。接着“却怜几叶芭蕉雨,作凄凉、响和疏砧”通过芭蕉叶上的雨滴和远处的捣衣声,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凄凉的氛围,雨滴的滴落声仿佛在回应着捣衣人的节奏,形成了一种共鸣。
“一声声,那管人愁,滴碎秋心”将听觉与内心感受结合,秋雨的滴落声让人无法忽视,它仿佛穿透了心灵,将愁绪滴得支离破碎。接下来“记取天涯别,怅河桥柳岸,隔浦春深”回忆起与友人在遥远的地方分别的情景,河桥、柳岸、隔浦春深,这些意象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嚼蕊吹花,等闲妨了清吟”则以自然界的景象反衬内心的烦乱,原本可以享受的自然之乐,却被内心的思绪所打扰,无法平静地吟诗作赋。最后“凭谁细唱潇潇曲,恁离情、强半难禁”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即便有人能理解并唱出这离别的哀曲,也无法完全抑制住心中的离愁。
“证诗盟,剪烛何时,同话尘襟”则是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与友人相聚,共剪烛光,倾诉彼此的心事,共同抚平心灵的尘埃。整首词情感真挚,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别后深深的思念与愁绪,以及对重逢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