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廊洞室几经春,梵刹离宫总劫尘。
宿草自荒麛鹿径,空山曾识苧萝人。
千花摇落存孤塔,双树婆娑少四邻。
纵是五湖堪一苇,烟波何日出迷津。
岩廊洞室几经春,梵刹离宫总劫尘。
宿草自荒麛鹿径,空山曾识苧萝人。
千花摇落存孤塔,双树婆娑少四邻。
纵是五湖堪一苇,烟波何日出迷津。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借住山寺诗八首(其三)灵岩》描绘了一幅山寺静谧而沧桑的画面。首句“岩廊洞室几经春”,暗示了山寺历经岁月变迁,春天的到来也无法掩盖其历史痕迹。次句“梵刹离宫总劫尘”进一步强调了寺庙在时间长河中的沉浮,仿佛被历史的尘埃所覆盖。
第三句“宿草自荒麛鹿径”,通过描写野草丛生的小径和鹿群出没,展现了山寺周边自然环境的荒芜与宁静。第四句“空山曾识苧萝人”,则引入了一段关于山中隐士的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
第五句“千花摇落存孤塔”,以秋日千花凋零反衬出山寺塔的孤独屹立,表现出岁月流转下的坚守。第六句“双树婆娑少四邻”,进一步描绘了山寺周围环境的寂静,只有两棵大树在风中摇曳,显得格外孤单。
最后一句“纵是五湖堪一苇,烟波何日出迷津”,诗人借“五湖”之典,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寻求解脱的愿望,然而又感叹何时能摆脱人生的困惑,找到出路。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