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隐余不旧,人推武子贤。
古书堆卧内,流水到阶前。
畏酒心先醉,吟诗思独玄。
更闻怀逸兴,相约访丹泉。
亭隐余不旧,人推武子贤。
古书堆卧内,流水到阶前。
畏酒心先醉,吟诗思独玄。
更闻怀逸兴,相约访丹泉。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场景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意境。首句“亭隐余不旧”以“亭隐”二字开篇,点明了人物的身份——隐士,而“余不旧”则暗示了其生活状态的宁静与超脱,不为外界所扰。接着,“人推武子贤”一句,通过他人对隐士的推崇,侧面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与智慧。
“古书堆卧内,流水到阶前”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隐士居所的环境,书卷堆积,表明其好学不倦;流水潺潺,象征着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隐士生活的物质条件,更体现了其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和谐。
“畏酒心先醉,吟诗思独玄”则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心境。面对美酒,他却“畏”,并非畏惧酒精,而是表达了对世俗欲望的淡然态度;“心先醉”则是指心灵的满足与愉悦。而“吟诗思独玄”则展现了其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深邃的内心世界,通过诗歌表达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
最后,“更闻怀逸兴,相约访丹泉”两句,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隐士之间的情感联系与精神共鸣。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