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去年七十,作自寿诗二十首,略述生平,近于搴帘自炫,屏去不录,今年大病新愈,又届贱辰,率成一首,用自解嘲》
《余去年七十,作自寿诗二十首,略述生平,近于搴帘自炫,屏去不录,今年大病新愈,又届贱辰,率成一首,用自解嘲》全文
清 / 林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模糊度过少年场,长物惟余书满床。

一病几乎收鬼录,千金偶尔得良方。

天教留眼看因果,我自无心入老庄。

解道黄昏情愈适,松篁高处遍斜阳。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纾在自己七十大寿时所作,以自嘲的方式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诗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态度。

首联“模糊度过少年场,长物惟余书满床”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生活状态,虽然生活可能并不清晰明了,但书籍成为了他生命中的重要伴侣,陪伴他度过了许多时光。这里既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也暗示了他早年生活的简单与纯粹。

颔联“一病几乎收鬼录,千金偶尔得良方”描述了诗人一生中经历的一次重大疾病,差点让他走向生命的尽头。然而,幸运的是,他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以康复。这一联不仅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脆弱,也表达了对生命奇迹的感激之情。

颈联“天教留眼看因果,我自无心入老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和人生哲学的思考。他认为上天赋予他继续观察世间万物的机会,而他自己则无意于遁入道家的虚无主义,而是选择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这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关注。

尾联“解道黄昏情愈适,松篁高处遍斜阳”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在黄昏时刻,诗人感到心情更加愉悦,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夕阳的余晖所温暖。这里的“松篁高处遍斜阳”不仅是一幅自然美景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平静与满足的象征。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刻的生命感悟,同时也传递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林纾

林纾
朝代:清

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官教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曾创办“苍霞精舍”——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猜你喜欢

送年友陈启堂泉州司训

庠序遍寰宇,师儒满官墙。

三年不相识,一去如参商。

君怀琼海奇,振铎泉山岗。

模范慎其操,令德播芳香。

鹤鸣知子和,川媚识珠藏。

此地夙多才,行矣幸自强。

(0)

转官志感

端居咏伐檀,囊粟非所安。

狗马初病力,谒告归就閒。

荏苒忽五载,黾勉趋朝班。

未几使河洛,衔命犹未还。

转冠出望外,惊魂忸我颜。

此职不以劳,储养义理间。

不能行也咫,使我羞素餐。

何以报高深,任道庶无患。

(0)

盐渎行

大风卷地海云黄,四野昏黑日无光。

狐狸白昼置人旁,千家万家尽傍徨。

壮夫大叫气如狂,蛾眉红粉泪千行。

盐渎主人把剑问上苍,胡为乎陵谷倒置变态也非常。

千竿绿竹覆壶觞,有酒难消郁结肠。

可道颜色百花王,一朝零落蔓草旁。

轰雷掣电天中央,此时势焰何可当。

吁嗟晦明事难量,吁嗟晦明事难量。

霎时间云师风伯避太阳,魑魅恐尔无处藏。

(0)

祖席·其一

两岸风花赴彩筵,共凭水寺一流连。

大江波漾骊珠色,沧海僧留梵宇烟。

冠盖并酣琼岛宴,鱼龙亦识使君船。

野人醉倒歌钟夜,漫借双林半榻眠。

(0)

乙酉元日八首·其三

恋阙几沉吟,为郎十载深。

长瞻惟北斗,欲报愧南金。

起草当年事,传经百代心。

况逢端履庆,吾意不须禁。

(0)

四戒赴席

小席百钱,大席一金。何功何能,为世所钦。

竟日嗛嗛,疏懒难支。夜深人静,我读书时。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