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老在家如出家,蒲团趺坐读南华。
湿云不散雁呼伴,幽室无声灯坠花。
心法先当破巢窟,世缘最忌养萌芽。
行年七十方知悔,万事无涯生有涯。
此老在家如出家,蒲团趺坐读南华。
湿云不散雁呼伴,幽室无声灯坠花。
心法先当破巢窟,世缘最忌养萌芽。
行年七十方知悔,万事无涯生有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的老者形象,他如同僧侣般在家修行,专注于阅读道家经典《庄子》(南华经)。湿云笼罩,大雁呼唤同伴,而他在静寂的室内,只有灯花坠落的细微声响。诗人强调内心的修炼要超越世俗牵绊,不能让欲望萌芽。到了七十岁,他才深深体会到人生的悔悟,认识到世事无穷,生命却有限。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沉思和对晚年生活的反思。
只今春色满皇州,料得西湖已纵游。
出郭竞联城下骑,循堤同上柳边舟。
恨无两翼从渠去,曾有诸公念我不。
到底长安风物外,远方何敢诧遨头。
小泊渔舟晚,春风燕子回。
从渠三月约,误我一舟来。
风雨故相厄,溪山犹可陪。
人生竟何有,此抱向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