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然击楫问中流,仗节观风十四州。
见说九重天语好,不妨万里蜀山游。
大书竞照光山色,好句应题滟滪头。
稍办澄清早归去,周南宁复叹淹留。
飘然击楫问中流,仗节观风十四州。
见说九重天语好,不妨万里蜀山游。
大书竞照光山色,好句应题滟滪头。
稍办澄清早归去,周南宁复叹淹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再赋》,他以飘逸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壮志凌云的画面。首句“飘然击楫问中流”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在江面挥楫远望,似有壮志问天的豪情。"仗节观风十四州"则表达了诗人巡视广土众民,以节为凭,察访民情的决心。
接下来,诗人提到“见说九重天语好”,暗指朝廷圣意,表达对朝廷的信任和期待,同时也流露出想要远离尘嚣,游历蜀中山川的愿望。“不妨万里蜀山游”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险,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大书竞照光山色,好句应题滟滪头”两句,诗人想象自己的才华如同大书照亮山水,佳句如滟滪头般醒目,寓意自己的文学造诣将给沿途风景增色添彩。
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早日完成使命,澄清天下后便早早归去,暗示自己并非贪恋权位,而是心系民生,急于施展抱负。结尾“周南宁复叹淹留”以周公自比,感叹如果能尽早实现理想,就不会像周公那样长久滞留。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壮志豪情,又有深沉的责任感,体现了袁说友作为文人士大夫的高尚情操和理想追求。
几年幽独饱风霜,一日荣观似堵墙。
地养深根成异产,天回淑气发新阳。
宾朋须醉千钟酒,蜂蝶争偷百和香。
留得青毡真旧物,于今凤阁有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