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河传.榆钱》
《河传.榆钱》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河传

荡漾。谁傍。轻如蝶翅,小于钱样。抛家离井若为怜。

凄然。江东落絮天。年年苦被东君铸。啼鹃诉。

贱卖韶光去。涨晴湖。剪春芜。模糊。漫空下五铢。

(0)
鉴赏

这首《河传·榆钱》描绘了榆钱随风飘散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伤感。词中以“荡漾”开篇,营造出一种轻盈飘逸的氛围,随后通过“谁傍”、“轻如蝶翅,小于钱样”等描述,将榆钱的形象刻画得生动而细腻,仿佛它们在空中轻轻摇曳,如同蝴蝶的翅膀,又似铜钱般小巧精致。

“抛家离井若为怜”,这一句将榆钱拟人化,赋予它们离家别井的悲凉情感,表达了对漂泊无依之物的同情。接下来,“凄然。江东落絮天”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将榆钱比作落絮,飘散在江东的天空中,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年年苦被东君铸。啼鹃诉。贱卖韶光去。”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天比喻为“东君”,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啼鹃的叫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榆钱似乎在“贱卖韶光”,暗示着美好时光的易逝。

最后,“涨晴湖。剪春芜。模糊。漫空下五铢。”这几句描绘了榆钱在晴朗湖面上的倒影,以及它们在空中飘散的场景,给人一种模糊而梦幻的感觉。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想象与美感的世界之中。

综上所述,《河传·榆钱》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榆钱随风飘散的美丽与哀愁,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銎柄为身首半圭,非锋非刃截然齐。

凌晨几用和烟斸,逼暮同归带月携。

已啄灵苗挑药笼,每通流水入蔬畦。

更看功在盘根地,办与春农趁雨犁。

(0)

君子有所思三首·其三

黄衣洒扫明光宫,银床玉井牵铜龙。

风帘如烟不可极,水殿晚立秋芙蓉。

美人吹笙明月中,曲台央央兰露红。

君子有所思,云和欲御姑置之。

(0)

甲戌和萧孚有见寿二首·其二

玉颊修眉入绘图,自骑紫凤衣霞裾。

佳时烧笋洋州画,长日临流逸少书。

岁月浮沈羁羽翮,风云变化看鲲鱼。

君家累世堆床笏,未可逢人赋《遂初》。

(0)

感兴二首·其一

秦人燔诗书,圣道散若烟。

宫殿干斗极,东游问神仙。

汉祖祠孔子,遂为百代先。

大哉礼乐意,所见何卓然。

因势道其趋,勇赴如决川。

但恨群臣间,馀习犹櫜鞬。

良平虽善虑,不在三代前。

安得豁达□,一见贾少年。

(0)

题李成所画十册·其四蜀山旅思

忆昔蚕丛开蜀国,崔嵬剑阁入寒云。

荒郊寂寂猿啼苦,多少归人不忍闻。

(0)

大都杂诗四首·其三

卢沟晓月堕苍烟,十二门开日色鲜。

海上神仙非弱水,人间平地有钧天。

宝幢珠珞瞿昙寺,豪竹哀丝玳瑁筵。

春雨如膏三万里,尽将嵩呼祝尧年。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