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蒙恩除奉常有感》
《蒙恩除奉常有感》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平生秉周礼,投老奉龙旗。

斥逐偶不死,归来敢恨迟。

门阑走宾客,行李饬妻儿。

又踏长安道,多惭鬓有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éngēnchúfèngchángyǒugǎn
sòng / zhānglěi

píngshēngbǐngzhōutóulǎofènglóng

chìzhúguīláigǎnhènchí

ménlánzǒubīnxíngchìér

yòuchángāndàoduōcánbìnyǒu

注释
平生:一生。
秉:秉持。
周礼:周朝的礼法。
投老:年老。
奉:侍奉。
龙旗:皇家旗帜。
斥逐:驱逐。
偶:偶然。
不死:未死。
敢恨:敢怨恨。
迟:迟来。
门阑:门庭。
走:迎接。
宾客:宾客。
行李:行装。
饬:整理。
长安:长安城。
道:道路。
多惭:深感惭愧。
鬓有丝:鬓发斑白。
翻译
我一生秉持着周朝的礼法,年老时侍奉皇家龙旗。
被驱逐出外却侥幸未死,如今归来怎敢怨恨太迟。
家中门庭热闹迎宾客,行装整理好妻儿等待。
再次踏上长安的道路,只因鬓发斑白感到惭愧。
鉴赏

此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传统礼制的遵循,以及对仕途生涯的无奈与自嘲。首句"平生秉周礼"表明诗人一生恪守古代圣贤之道,即《周礼》所载的礼节;"投老奉龙旗"则指年迈投身军旅,侍奉朝廷,龙旗象征皇权。中间两句写诗人曾被斥责放逐,但并未丧命,归来时对往昔之事感到懊恼。接下来的"门阑走宾客,行李饬妻儿"描绘了诗人家境的清贫,门前常有来往的宾客,而自己则是拖家带口的游子。

最后两句"又踏长安道,多惭鬓有丝"表达了诗人再次踏上京城之路的心情,长安道即长安(今西安)这座古都的道路。"多惭鬓有丝"则是说头发日渐斑白,自己也感到羞愧和自责,可能是因为仕途无成,也可能是因循守旧而未能有所作为。这不仅是一种年龄增长的自然感慨,更蕴含了诗人对个人生命历程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九日宴杜氏庄

客里逢佳节,登高集野亭。

帽欹须用□,杯倒不教停。

细雨滋黄菊,孤云掩翠屏。

此回开口笑,何日又重经。

(0)

秋夜宿太湖县大雨通宵不辍因赋此以述怀

太湖旅宿秋宵永,檐溜潺潺彻夜鸣。

薄劣早衰惭领郡,泥淹艰阻滞归程。

贾生忧国空流涕,王粲登楼无限情。

细数更残心百折,邻鸡犹未报天明。

(0)

秋日閒居杂咏

绿树鸣蝉尽日闻,炉香绕篆气氤氲。

羁怀多少关心事,遥隔天南万里云。

(0)

春日南昌山中游览贻诸友二首·其二

二月黄鹂枝上啼,桃花流出武陵溪。

仙源此去无多路,独自寻芳信马蹄。

(0)

游小金山·其一

月白玄鸟归,山空松子落。

知心千载人,神交付溟漠。

(0)

游小金山·其二

宝地珠林映远空,银沙细浪影溶溶。

穿门叶散清江朗,入院风光醉兴浓。

梵塔曲盘当落日,栏杆百尺送飞鸿。

长生习傍云岩转,仄径渔樵忽谩逢。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