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烛荧荧照夜阑,分明影里见琅玕。
双双罗袜凌波湿,朵朵金莲出水寒。
新制恍疑来贝阙,高悬只合在瑶坛。
为言火树休相逼,只恐清辉一夕残。
灯烛荧荧照夜阑,分明影里见琅玕。
双双罗袜凌波湿,朵朵金莲出水寒。
新制恍疑来贝阙,高悬只合在瑶坛。
为言火树休相逼,只恐清辉一夕残。
这首《元夕冰灯》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描绘了元宵节夜晚冰灯的美丽景象。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将冰灯的晶莹剔透与夜色中的灯火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浪漫的氛围。
首句“灯烛荧荧照夜阑”,描绘了元宵之夜,灯火通明,照亮了漫长的夜晚,为寒冷的冬夜增添了一抹温暖和生机。接着,“分明影里见琅玕”一句,巧妙地将冰灯比作珍贵的玉石,不仅突出了冰灯的晶莹剔透,也赋予了它高贵不凡的气质。
“双双罗袜凌波湿,朵朵金莲出水寒”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冰灯比作轻盈的罗袜和出水的金莲,生动地展现了冰灯在水中倒映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冰灯的脆弱和易碎,如同水中的花朵,稍纵即逝。
“新制恍疑来贝阙,高悬只合在瑶坛”则进一步赞美了冰灯的精致与华美,仿佛是从海底的珍珠宫殿中取出的珍宝,只能在仙界的瑶池中高悬,象征着冰灯的非凡与神圣。
最后,“为言火树休相逼,只恐清辉一夕残”表达了对冰灯的保护之情,担心火树(可能指其他光源)过于接近,会破坏冰灯的美丽与纯净,强调了冰灯的独特魅力和珍贵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捕捉了冰灯在元宵夜的独特韵味,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梦幻般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匹马发墩关,乡情转郁结。
本是还家人,翻同在家别。
君予来此地,亲友多欢悦。
居夷俗尚淳,公私两安拙。
有时上春台,忘怀在曲蘖。
嘉会不可常,临觞欲凄绝。
别之讵无情,迟迟不忍诀。
山回路倒卷,林瞑烟明灭。
林端朝日升,山脚溪水冽。
溪水遥送我,潺潺声鸣咽。
杨柳覆苍苔,苗缛纷成列。
诸君剧多情,祖筵感盛设。
欢悲不自由,水饮还大歠。
斜阳恋我醺,马嘶芳草埒。
芳草何处歇,鹃啼山竹裂。
举手谢送者,我宿前山雪。
东人以官来作医,生者、死者医不知。
推门入室验病人,瘦黑肥黄皆药之。
食药而死须湔肠,剖腹看脏浇以汤。
食药不死病在床,驱入病院身频量,以身短长量药方。
十人入院九人僵,僵者闻之火彭彭。
闻说台北路,健者出行弱者藏。
不知彼王为仁惠,老幼渡海人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