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回路转石桥东,过客停骖柳一丛。
十里邮亭乌哑哑,三家长傍夕阳红。
山回路转石桥东,过客停骖柳一丛。
十里邮亭乌哑哑,三家长傍夕阳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景象。首句“山回路转石桥东”,以山势的蜿蜒和道路的曲折引入画面,石桥作为静止的点,为这动态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稳定感。接着,“过客停骖柳一丛”一句,通过“过客”的行动与“柳一丛”的静景形成对比,展现了旅人在此处的停留,柳树的轻柔与人的疲惫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美。
“十里邮亭乌哑哑”中,“十里”强调了距离的辽阔,“邮亭”则暗示了这里曾是过往行人的休息之所,而“乌哑哑”则生动地描绘了乌鸦在邮亭周围或飞或鸣的情景,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最后,“三家长傍夕阳红”一句,将视角转向了乡村生活的一角,描绘了傍晚时分,三个家庭在夕阳下劳作或生活的场景,夕阳的余晖给整个画面涂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充满了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的自然风光与日常生活,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蕴含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感慨,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
火瘗世曰凶,水封岂佳卜。
两徒踰五纪,先魄偃幽瀑。
多子为我更,我蘧往京国。
买石百尺馀,托子安墓卓。
子冗办未遑,我归上冢哭。
鹅鲂设未已,老雅掠豭肉。
候果墓旁儿,指告蚁上烛。
草设无威仪,人怠物不肃。
坐此无欢期,改燧十二木。
昨者卖字钱,募工可五六。
仍以烦吾子,歇百了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