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上木兰船,人讶今时李郭仙。
一抹烟光粘远树,十分山翠滴晴川。
夕阳半在寒鸦外,秋色全归过雁边。
纵有清诗费摹写,楮生为我唤龙眠。
西风吹上木兰船,人讶今时李郭仙。
一抹烟光粘远树,十分山翠滴晴川。
夕阳半在寒鸦外,秋色全归过雁边。
纵有清诗费摹写,楮生为我唤龙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游船的画面,充满了淡远和清凉的意境。诗人通过“西风吹上木兰船”开篇,立刻设定了一个秋天的场景,木兰花在秋风中摇曳,为船行增添了一份清幽之感。接下来的“人讶今时李郭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名士,如李白、杜甫等人的怀念,他们如同神仙般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抹烟光粘远树,十分山翠滴晴川。”这里描写了秋天的景色,云雾缭绕于远处的树木之间,给人一种朦胧美。山色的翠绿在晴朗的河川中得到映衬,使得整体画面显得格外宁静。
“夕阳半在寒鸦外,秋色全归过雁边。”诗人捕捉了夕阳西下时分,那些尚未完全消逝的余晖,都似乎被远处飞翔的大雁带走,这里不仅是时间的流转,更是景色的转换。
最后,“纵有清诗费摹写,楮生为我唤龙眠。”诗人自谦自己的文学才华,即便是清丽脱俗的诗篇,也难以完全捕捉到眼前这般美好。最后一句则是对友人的赞叹,或许是在称颂某位才子的文采,能够唤醒那沉睡在山中的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以及文学创作上的自谦与赞赏。
杏花过雨,渐残红零落,胭脂颜色。
流水飘香人渐远,难托春心脉脉。
恨别王孙,墙阴目断,手把青梅摘。
金鞍何处,绿杨依旧南陌。
消散云雨须臾,多情因甚,有轻离轻拆。
燕语千般,争解说、些子伊家消息。
厚约深盟,除非重见,见了方端的。
而今无奈,寸肠千恨堆积。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
箫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
金骑走长楸。
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
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风流。
有儒将醉吟,才子狂游。
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馀舞榭歌楼。
方面倚贤候。
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
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
霜林凋晚,危楼迥,登临无限秋思。
望中闲想,洞庭波面,乱红初坠。
更萧索、风吹渭水。
长安飞舞千门里。
变景摧芳榭,唯有兰衰暮业,菊残馀蕊。
回念花满华堂,美人一去,镇掩香闺经岁。
又观珠露,碎点苍苔,败梧飘砌。
谩赢得、相思泪眼,东君早作归来计。
便莫惜丹青手,重与芳菲,万红千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