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
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
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时所感受的情景。开篇两句“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表达了对异地节气变化的敏锐感知和对家乡的思念。秋天的鸿雁原本应该带着芦草南飞,但此时尚未出现,这让诗人深刻体会到在外漂泊的孤独与不适应。
接着,“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两句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和对故土的情感。蟋蟀在古代常被用来象征旅人的孤独,而邮童(传递信息的儿童)不知如何表达或传递茱萸(一种香草,常作为贡品)的情意,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故乡的思念。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两句则借用陶渊明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以其超脱红尘、归隐自然的生活态度而闻名。在这里,诗人通过提及陶潜,表达了自己的志趣相投,同时也强调了自己与这位古代隐士在精神上的共鸣。
最后,“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两句则是诗人的愿望和期盼。这里的“公田”可能指的是公共的地方或官地,而“黍”是一种谷物。诗人希望在明年能有更多的收成,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黄菊(一种花卉)的喜爱,并通过提及古代哲学家杨朱,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简朴生活的理想。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是一篇表达游子思乡之情与田园生活向往的佳作。
溪水溶溶鱼唼唼,初上鸣桡木兰楫。
雪羽䙰褷映倒光,晴光泛艳苍波阔。
剪断春绡碧似烟,花垂两岸浓相连。
澄明镜里红妆浅,菡萏新容出水鲜。
风飘罗袖红丝蹙,山碧添愁眉半曲。
悠悠玉浪浸春云,无穷柳色前堤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