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郎徙倚不成诗,却月凌风折一枝。
好比禅心共清净,澹然冰雪供军持。
何郎徙倚不成诗,却月凌风折一枝。
好比禅心共清净,澹然冰雪供军持。
这首《瓶梅》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瓶中梅花的静谧画面。诗中的“何郎”借用了南朝宋诗人何逊的故事,暗示了诗人自己在面对如此美景时的创作困境,仿佛连何逊那样的才子也难以即兴赋诗。接着,“却月凌风折一枝”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梅花在凛冽寒风中独立的姿态,仿佛是与月相斗,不畏严寒,折下一枝以供欣赏。
“好比禅心共清净,澹然冰雪供军持。”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梅花的高洁与禅宗的清净联系起来,暗示梅花如同禅者的心境一般,淡泊而纯净。同时,梅花在冰雪中绽放,不仅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也寓意着精神的坚韧与超脱。这里的“军持”是一种佛教用品,常用来盛水供佛,此处借指供奉或供养之意,强调了梅花作为自然界之美的象征,也是心灵净化与精神寄托的对象。
整体而言,《瓶梅》通过描绘瓶中梅花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神追求,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赞美。
凉飙透窗纱,萧萧弄秋色。
妾在江南尚不堪,况君远在阴山北。
风吹妾衣寒,妾念君衣单。
起来捣衣明月下,不辞膂力摧心肝。
一声孤闷添,两声双泪堕。
三声四声情转多,无数离愁搥不破。
须臾捣到千万声,中有万恨千愁并。
不知游子在万里,今夜魂神宁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