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先生住在四万八千丈之天台,霞气直接东蓬莱。
天鸡三鸣海水赤,春风几度桃花开。
胡为家山看不足,剪得匡庐云一幅。
春晖在青天,寸草在黄土。
中有一寸心,何以报慈母。
关西余氏母在堂,堂下宜男春日长。
九华西浙宦游处,白玉种此双儿郎。
儿今长大过三十,寸草春晖报何及。
岂无鲁阳戈为驻西飞乌,岂无万丈绳为挽羲和车。
春晖在天草在地,母子同跻太平世。
更愿传家好子孙,大书特书忠孝门。
叶先生住在四万八千丈之天台,霞气直接东蓬莱。
天鸡三鸣海水赤,春风几度桃花开。
胡为家山看不足,剪得匡庐云一幅。
春晖在青天,寸草在黄土。
中有一寸心,何以报慈母。
关西余氏母在堂,堂下宜男春日长。
九华西浙宦游处,白玉种此双儿郎。
儿今长大过三十,寸草春晖报何及。
岂无鲁阳戈为驻西飞乌,岂无万丈绳为挽羲和车。
春晖在天草在地,母子同跻太平世。
更愿传家好子孙,大书特书忠孝门。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名为《题望云图》。诗中描绘了对母亲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家庭与国家的忠诚与孝顺的渴望。
首先,诗人将自己比喻为居住在天台山的叶先生,身处高远之处,却对家山念念不忘,剪取了一幅匡庐的云彩作为纪念。这种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接着,诗人以“春晖在青天,寸草在黄土”起笔,巧妙地运用了“寸草”与“春晖”的对比,象征着子女对母亲的爱与感激之情。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也蕴含了对生命起源与成长的思考。
随后,诗人通过“中有一寸心,何以报慈母”表达了对如何回报母爱的深思。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与对母爱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家中母亲的幸福生活,以及儿子们在远方为官的情景。通过“关西余氏母在堂,堂下宜男春日长”这一句,展现了家庭的和谐与温馨。同时,“九华西浙宦游处,白玉种此双儿郎”则暗示了家族的繁荣与子嗣的优秀。
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止于此,他进一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儿今长大过三十,寸草春晖报何及。”这不仅是对时间无情的感叹,也是对未能及时回报母爱的遗憾。
最后,诗人提出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岂无鲁阳戈为驻西飞乌,岂无万丈绳为挽羲和车。”这两句诗运用了古代神话中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神力来延长时光,以便更好地报答母亲的期望。同时,“春晖在天草在地,母子同跻太平世”则寄托了对和平盛世的向往,以及对母子共同生活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家庭、亲情、时光与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恨千端,愁万点,镇日翠眉敛。
痴绝檀奴,傲骨为伊贬。
何当身化文鸳,口衔朱凤,得长傍、暖香云簟。
薄寒酽。新怜病态惊秋,顾影带围减。
暗诉衷肠,罗帕泪痕掩。
那堪梅子生仁,桃花著醋,有调笑、舌锋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