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南枝与北枝,溪头立雪思离离。
逢人若问调羹事,须待青青着子时。
来看南枝与北枝,溪头立雪思离离。
逢人若问调羹事,须待青青着子时。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巧妙地融入了画家的创作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来看南枝与北枝,溪头立雪思离离”描绘了一幅冬日溪边,梅花南枝北枝并立,雪中静立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洁的氛围。这里的“离离”既指梅花疏落的姿态,也暗含着诗人对梅花独立不群品格的赞美。
次句“逢人若问调羹事,须待青青着子时”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借梅花未结果(“青青着子”)之时,暗示了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在不同阶段所蕴含的意义。这里不仅是在谈论梅花的生长过程,更是在探讨人生或事物发展中的时机选择和等待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于耐心与时机把握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感悟,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富有哲思,是明代文人画诗结合的佳作。
同江春来烟水多,扁舟欲放闻踏歌。
望望美人留不得,闻歌使我心怆恻。
一别十年不作难,回首春花换颜色。
丈夫立志须及时,人生行乐当何极。
弃繻岂受关吏欺,投笔终收明主知。
不然便作拂衣去,桂丛且种南山树。
谁能千里怀四愁,坐使一日成三秋。
临分解赠双龙剑,开匣常妨逐奔电。
此剑切玉如切泥,珍重提携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