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惠声伯窗前孤桐》
《惠声伯窗前孤桐》全文
宋 / 张九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只期翠影在窗栊,岂谓年馀到碧空。

自笑襟期惟我似,饱谙霜雪与君同。

千岩夜月双溪外,一曲晚天横笛中。

且向幽斋伴清致,会看廊庙奏薰风。

(0)
注释
只期:期待。
翠影:绿色的影子,可能指竹子或植物。
窗栊:窗户。
岂谓:岂料,没想到。
年馀:一年多。
碧空:蔚蓝的天空。
自笑:自我嘲笑。
襟期:胸怀,志向。
惟我似:只有我如此。
饱谙:深深体验过。
霜雪: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君:你。
千岩:千座山岩。
夜月:夜晚的月亮。
双溪:两条溪流。
一曲:一首。
横笛:横吹笛子。
幽斋:幽静的小屋。
清致:清雅的情趣。
廊庙:朝廷。
奏薰风:吹起和煦的风,比喻政绩良好。
翻译
只希望那绿色的身影映在窗户上,没想到过了这么久能来到这碧蓝的天空。
自己嘲笑自己,只有我这样的胸怀,经历过风霜雨雪,与你共享这些经历。
夜晚在千座山岩之外的双溪边,一曲笛声在傍晚的天空回荡。
暂且在幽静的小屋中享受清雅的生活,将来定能看到朝廷中吹起和煦的春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开篇“只期翠影在窗栊,岂谓年馀到碧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静谧环境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翠影指的是树木的倒影,窗栊则是古代住宅中的格子窗户,这里暗示了一种隔绝尘世的意境。年馀到碧空,则是在表达岁月匆匆,而自己却未能达成某种心愿。

接着,“自笑襟期惟我似,饱谙霜雪与君同”两句中,诗人似乎在自嘲自己的执着和孤独。这里的“襟期”指的是胸襟中的抱负和憧憬,而“饱谙霜雪与君同”则是在说自己与自然界中的霜雪为伴,这种境界在当时可能被视作一种非凡的孤高。

“千岩夜月双溪外,一曲晚天横笛中”两句,则是诗人对夜景的描绘。千岩指的是无数的山峰,夜月则是在强调那份静谧与明亮的并存,而“一曲晚天横笛中”则是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艺术享受。

最后,“且向幽斋伴清致,会看廊庙奏薰风”两句,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状态的一种期待。幽斋指的是偏僻的书房或小屋,而“伴清致”则是在强调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理念。廊庙是古代宗教场所,奏薰风则可能是一种仪式上的音乐,这里则是在表达对精神寄托和心灵安顿的一种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孤独与超脱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界和艺术享受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张九成
朝代:宋

(1092—1159)杭州钱塘人,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少游京师,从学于杨时。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第一。历著作郎及礼部、刑部侍郎等职。因与秦桧不和,被谪南安军十四年。桧死,起知温州。研思经学,多有训解。卒谥文忠。有《横浦集》、《孟子传》。 
猜你喜欢

次韵李达之冬日自纪二首·其一

短长不相悬,视此律筒换。

天寒今几许,冬序已强半。

初阳来如缕,残岁去莫绊。

亲交断还往,官列闹称唤。

无牛可扣角,问夜何时旦。

新诗当美酒,排遣孤闷散。

风期终未沬,相与游汗漫。

(0)

敏叔浮梁诗有放教明月上扁舟之句因成小诗

几年浪作红尘客,明月扁舟不自随。

忽得浮梁好诗句,却思望柱旧家时。

烟蓑雨笠多应在,利径名场两不知。

会有功成身退日,不烦猿鹤怨归迟。

(0)

寄题叶希圣申申亭·其一

燕处厌纷华,穿林一径斜。

层峦开水墨,古木走龙蛇。

事业虽无补,田园尚有涯。

何时策筇竹,随意到山家。

(0)

过西岑泛湖而归呈左经臣

留连不觉久,萧寺足清风。

短棹平湖里,孤城落照中。

朝廷尚多难,身世转飘蓬。

安得言分散,清尊岂易同。

(0)

偈八首·其六

一法既通,万法无碍。拈起笊篱,放下布袋。

(0)

朱熙载会于洪井先解舟宿石头渚以二诗见寄一约同行一贺得子次韵答之·其一

璧水相逢似梦中,天涯踪迹偶然同。

为君鼓棹吹长笛,谁似乘流更御风。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