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怀二十首·其四》
《感怀二十首·其四》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古风

迢迢泰山隅,渺渺无行迹。

猿鸟夹路啼,松桂百馀尺。

中有啸歌士,鸣琴卧泉石。

夕采山上薇,朝吸松间液。

放情凌绛霄,流目瞩四极。

宴息藐无言,中情多所适。

我欲往从之,惜哉无羽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泰山之隅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以及他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首句“迢迢泰山隅,渺渺无行迹”描绘了泰山边缘的辽阔与空旷,暗示了隐士远离尘嚣的生活环境。接着,“猿鸟夹路啼,松桂百馀尺”则以生动的自然景象衬托出隐士生活的宁静与和谐,猿鸟的啼声与松桂的高大,共同营造了一种悠远而清新的氛围。

“中有啸歌士,鸣琴卧泉石”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身份和生活方式,他不仅与自然融为一体,还通过啸歌和弹琴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与自由。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夕采山上薇,朝吸松间液”描述了隐士日常生活的细节,他采摘山上的野菜,饮用松树间的露水,过着简朴而充满自然之美的生活。这种生活不仅体现了对物质的淡泊,更是一种对精神世界的深入探索。

“放情凌绛霄,流目瞩四极”表达了隐士超越世俗、放眼天下的胸怀,他以放纵的情怀面对广阔的世界,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无限的可能。这种境界超越了个人的局限,达到了心灵与宇宙的共鸣。

“宴息藐无言,中情多所适”则点出了隐士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即使在闲暇之时也无需言语,内心的情感与思绪已经足够丰富。这种状态是对自我认知的深刻理解,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最后,“我欲往从之,惜哉无羽翼”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羡慕,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因为现实的束缚使得自己无法真正体验到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自由和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渴望与反思。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寄沈比部谪戌神电诗四首·其一

道值投荒日,恩深报国年。

馀生辞槜李,垂死到炎天。

去住君亲系,安危宰相悬。

亦知魑魅喜,敢望圣朝怜。

(0)

过宿仲高馆中

已别留仍驻,残更语不归。

盘荷风搅影,枝鹊月惊飞。

儒术时何补,交情尔较稀。

风波各努力,万事易沾衣。

(0)

次和邓司谏闺怨四首·其二夏怨

长路羁怀寄语微,暑移寒色昼凝晖。

香风午送荷交艳,永日閒过燕并飞。

狂欲舞难禁弱力,晚方凉却怯絺衣。

桑蚕未事多愁抱,装橐有时惬梦归。

(0)

和咏物诗十首·其一雁字

巨灵何事辄书空,却是奎章出紫宫。

鸟迹印来千里外,龙文挥就五云中。

数行飞雾毫犹湿,几点凌烟势自雄。

共讶天庭初布诏,仰观成画万方同。

(0)

答刘左史有序

玩世优游八十年,寻真杖屦且飘然。

春光载道花如锦,紫气临关月正弦。

五岳壮游过尚子,一经世业本韦贤。

独沉似我君频顾,记忆何由到日边。

(0)

皞如阻风江上复有寄怀之作次和

遥望江头彩鹢飞,轻鸥点点暮烟微。

心随驿路川原远,目断来鸿信息稀。

天划重湖波淼淼,诗因同调思依依。

石尤不谓翻留客,正值思君半掩扉。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