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公内翰柏石图》
《苏公内翰柏石图》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古风

柏生两石间,颜状何落落。

行须接石脉,生理初甚约。

岂无蝼蚁窥,未免风雨剥。

孤撑谢栽培,欲取那可攫。

森然两石意,与柏真不薄。

峥嵘炎凉外,盘踞互相络。

千尺意有馀,凛凛未可度。

公看养口体,怪此躯干削。

满眼较短长,琐细公所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ōngnèihànbǎishí
sòng / yuánshuōyǒu

bǎishēngliǎngshíjiānyánzhuàngluòluò

xíngjiēshímàishēngchūshènyuē

lóukuīwèimiǎnfēngbāo

chēngxièzāipéijué

sēnránliǎngshíbǎizhēnbáo

zhēngróngyánliángwàipánxiāngluò

qiānchǐyǒulǐnlǐnwèi

gōngkànyǎngkǒuguàigānxiāo

mǎnyǎnjiàoduǎnchángsuǒgōngsuǒlüè

注释
柏生:柏树生长。
两石间:两块石头之间。
颜状:形态。
落落:疏朗。
石脉:石头的脉络。
生理:生命力。
蝼蚁:小虫。
风雨剥:风雨侵蚀。
孤撑:独自支撑。
栽培:人工培育。
森然:深深。
不薄:非浅薄。
峥嵘:峥嵘的。
炎凉外:天地之外。
凛凛:令人敬畏。
度:衡量。
公:您。
怪:觉得奇怪。
琐细:琐碎之事。
略:忽略。
翻译
柏树生长在两块石头之间,形态多么疏朗。
它的根须必须沿着石头的脉络延伸,生命力起初十分微弱。
难道没有蝼蚁窥视,又怎能避免风雨的侵蚀?
它独自支撑,无需人工培育,想要获取却难以触及。
两块石头的意蕴与柏树深深相联,它们的关系并非浅薄。
在这峥嵘的天地之外,柏树盘根错节,相互交织。
尽管高达千尺,但它的精神力量仍然充沛,令人敬畏。
您观察滋养它的过程,可能会觉得它的躯干过于瘦削。
在您眼中,比较的是长短,而这些琐碎之处您或许忽略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对苏公内翰所绘《柏石图》的鉴赏之作。诗中描述了画中的柏树生长在两块石头之间,形态独特,虽然环境艰难,但生命力顽强,根系深入石缝,抵抗风雨侵蚀。柏树虽孤零零地挺立,却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与石头的意象相得益彰。画面中的峥嵘景象超越了寻常的炎凉,石头和柏树相互缠绕,形成了一种深远而有力的构图。

诗人感叹画中柏树瘦削的身躯,暗示其历经磨砺,却依然保持高洁之态。他以“满眼较短长,琐细公所略”来评价画作,认为画家巧妙地通过精细的描绘,展现了柏树的内在精神,而非外在的繁复细节。整体上,这首诗是对一幅艺术作品的深度解读,赞美了柏树的坚韧和画家的技艺。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酬戴竹所惠七观石刻诗韵

舂容雅制一团春,松雪精书八法新。

珍重摹来情更厚,小窗展玩忆前人。

(0)

京口

六代风流地,江南第一州。

东通吴会郡,西接汉湘流。

铁瓮城何壮,金山寺更幽。

维舟试登览,今古若浮沤。

(0)

睡蝶

穿林采采日初昏,欲化庄生向漆园。

已被香云邀入梦,不堪疏雨湿残魂。

芳须半捲金缠缕,粉翅微开玉戛痕。

醒后更无梁苑思,只探花竹数家村。

(0)

送朱州判子还家

君家住在于山麓,门前旧种桑榆绿。

遥望葱葱知故家,况有清阴庇邻曲。

记得当年二月时,缲车轧轧蚕初丝。

桑影欲斜春社散,榆烟新起午炊迟。

故乡别来今几载,树色重重长不改。

石砌轻风落小钱,粉墙晚日垂高盖。

怜君近别复何如,依然绕屋青扶疏。

感之忽尔有归思,因买孤舟还故居。

(0)

题枯木竹石

湘灵梦断湘云夕,凉叶潇潇泻秋碧。

君山半夜风雨来,万顷波中老龙泣。

(0)

和厚弟山居偶成

鸡黍连枝会,村居未寂寥。

茶烹南涧水,酒送北溪桥。

取具奔邻叟,关门避客轺。

山深无日色,早晚卜归樵。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