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黍连枝会,村居未寂寥。
茶烹南涧水,酒送北溪桥。
取具奔邻叟,关门避客轺。
山深无日色,早晚卜归樵。
鸡黍连枝会,村居未寂寥。
茶烹南涧水,酒送北溪桥。
取具奔邻叟,关门避客轺。
山深无日色,早晚卜归樵。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陈炜在山中隐居时的一次偶然聚会,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村生活的日常场景。
首句“鸡黍连枝会”,以“鸡”和“黍”作为聚会的象征,暗示了这场聚会的简单而温馨,如同乡间常见的家常饭局,充满了人情味。接着,“村居未寂寥”一句,虽言“未寂寥”,却也透露出乡村生活的静谧与闲适,没有都市的喧嚣,反而别有一番风味。
“茶烹南涧水,酒送北溪桥”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聚会中的饮茶饮酒场景。南涧水煮茶,北溪桥下畅饮,自然之景与生活情趣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主人待客的热情与雅致。
“取具奔邻叟,关门避客轺”则进一步展示了主人与邻里之间的亲密关系。为了招待来访的邻人,不惜奔跑取物,显示出淳朴的乡风与邻里间的深厚情谊。同时,“关门避客轺”又体现了主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坚守,不愿被外界打扰,保持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最后,“山深无日色,早晚卜归樵”两句,以山深的日色不明喻示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早晚卜归樵”,既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也是对当前隐逸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幅生动的山居生活画卷。
春秋自有胡氏学,尽束诸家上高阁。
当时小试锦江城,横翼秋风天一鹗。
只今冠带圜桥门,孤罴兀坐空狐群。
近来文气颇卑茶,要使四海宗雄文。
余生志愿游璧水,竟隔蓬莱三万里。
虽然末第偶成名,俗骨自怜凡可鄙。
君今换骨向时中,六馆名流自不同。
宰相状元三舍选,斋前碑字看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