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鲁直先王赐帖赞》
《黄鲁直先王赐帖赞》全文
宋 / 岳珂   形式: 赞

赐帖不知其几,而今获其一。

四印之错出,百年之湮郁,神呵鬼护,见此遗物。

呜呼,此固先德之所寓,而匪止于绝世之名笔。

既轶而获此绣质,子孙守之谨勿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ngzhíxiānwángtiēzàn
sòng / yuè

tiēzhīérjīnyóu

yìnzhīcuòchūbǎiniánzhīyān

shénguǐjiàn

jīngxiānzhīsuǒ

érfěizhǐjuéshìzhīmíng
éryóuxiùzhì

sūnshǒuzhījǐnshī

注释
赐帖:古代书信或书画等的赠送。
几:多少。
获:得到。
四印:四个印章。
错出:错落有致。
湮郁:埋没,久未被人发现。
神呵鬼护:形容受人敬仰或神秘地被保护。
遗物:遗留下来的珍贵物品。
先德:祖先的美德或才情。
匪止:不仅仅。
绝世之名笔:世间罕见的杰出作品。
轶:散失,流失。
绣质:精致的质地,比喻珍贵。
谨勿失:务必小心保存,不要丢失。
翻译
从前得到的帖子不知有多少,如今只获得其中一份。
这幅帖子上的四个印记错落有致,历经百年沉寂,仿佛神灵和鬼怪都在守护着它。
哎呀,这本是先辈们寄托情感的载体,而不仅仅是绝世佳作。
虽然它已经流传开来,但能得到这样的珍品,子孙后代要谨慎保管,不可丢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黄鲁直(即黄庭坚)所获先王赐帖的赞叹。诗中表达了对这份珍贵文物的惊奇和敬仰之情。"赐帖不知其几,而今获其一",说明这份帖子来之不易,极其稀罕。"四印之错出,百年之湮郁",强调了帖子的历史久远和历经沧桑。"神呵鬼护,见此遗物",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对帖子得以保存的奇迹般的感慨。

诗人认为这不仅是一件绝世名笔,更是先辈们精神的寄托:"此固先德之所寓"。他提醒后人要珍视这份绣质的遗产,"子孙守之谨勿失",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整体上,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文物的敬畏和对文化传承的呼唤。

作者介绍
岳珂

岳珂
朝代:宋   字:肃之   号:亦斋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生辰:公元1183~公元1243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猜你喜欢

雨中不得过季迪却寄

昨日花间酌,高谈碣石宫。

今朝云卧处,徒自叹飘蓬。

投辖情何限,操瓢兴不穷。

所嗟风雨恶,一水渺丝桐。

(0)

病后伯华仁甫汝存携酒见访·其二

偃蹇长为客,年华伏枕过。

贫应甘季次,病岂示维摩。

玉勒停秋草,金卮泛夕波。

徘徊情不浅,取醉月中歌。

(0)

同彭玉润游摄山·其一

歇马行松径,寻僧度石桥。

欲窥龙藏胜,不惮虎溪遥。

踰岭参干佛,看碑辨六朝。

谁言陶处士,犹待远公招。

(0)

寄龙君善·其一

忽得燕中信,嗟君有谤书。

云霾丰狱剑,骥服太行车。

赤县飞腾久,青云拓落初。

桃花春水满,归混武陵渔。

(0)

题戴氏风泽山房·其一

谁栽千树橘,况近百花庄。

何用愚名谷,只宜醉作乡。

行藏高卧稳,岁月著书长。

兴到来看竹,无劳枉报章。

(0)

咏史十首·其一之推

绵上山何高,千盘临绛水。

有蛇伏其中,依依母与子。

岂无从龙功,贪天窃所耻。

悬书在宫门,山中呼不起。

烈火被林皋,象焚良以齿。

生岂薄君恩,所愿从母死。

峨峨山上祠,郁郁松与梓。

至今寒食时,行人伤遗垒。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