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孙莘老次韵》
《和孙莘老次韵》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去国光阴春雪消,还家踪迹野云飘。

功名正自妨行乐,迎送才堪博早朝。

虽去友朋亲吏卒,却辞谗谤得风谣。

明年我亦江南去,不问雄繁与寂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ūnshēnlǎoyùn
sòng / shì

guóguāngyīnchūnxuěxiāoháijiāzōngyúnpiāo

gōngmíngzhèngfángxíngyíngsòngcáikānzǎocháo

suīyǒupéngqīnquèchánbàngfēngyáo

míngniánjiāngdōngwènfánhuáliáo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开篇“去国光阴春雪消”两句描绘出一幅离别家园后的景象,春雪融化,显示时间流逝,环境改变,而自己的足迹却在野外飘散,隐喻着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束缚的逃避。

“功名正自妨行乐,迎送才堪博早朝”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并不热衷,而是愿意追求自己的欢乐。同时,迎来送往之间的忙碌,只能勉强应付,这种生活让诗人感到无奈。

“虽去友朋亲吏卒,却辞谗谤得风谣”则表明尽管朋友、亲人和官吏都离开了,但诗人仍然能够摆脱是非与诽谤,只留下悠扬的风声和传闻,这也反映出苏轼超脱世俗的态度。

“明年我亦江南去,不问雄繁与寂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规划和期待。他决定第二年将会前往江南,并不在乎那里是繁华还是冷清,这种豁达的心境充分体现了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同时,也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卓越的情操。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偶见

朔风高紧掠河楼,白鼻騧郎白罽裘。

有个当垆明似月,马鞭斜揖笑回头。

(0)

有怀重送斛斯判官

苍苍烟月满川亭,我有劳歌一为听。

将取离魂随白骑,三台星里拜文星。

(0)

同望幸新亭赐钱公宴

感梦通玄化,覃恩降紫宸。

赐钱开汉府,分帛醉尧人。

地隔朝宗庆,亭临卜洛新。

行看广云雨,二月次东巡。

(0)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之名因以此诗为报奉寄刘宾客

非高柳下逸,自爱竹林闲。

才异居东里,愚因在北山。

径荒寒未扫,门设昼长关。

不及鸱夷子,悠悠烟水间。

(0)

送友入关

闻君帝城去,西望一沾巾。

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

非才长作客,有命懒谋身。

近更婴衰疾,空思老汉滨。

(0)

送暕上人游春

独将支遁去,欲往戴颙家。

晴野人临水,春山树发花。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