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惨高秋兴,萧萧欲暮天。
地荒逢败叶,日下听残蝉。
感物偏无赖,悲秋私自怜。
如今已如此,何待二毛年。
惨惨高秋兴,萧萧欲暮天。
地荒逢败叶,日下听残蝉。
感物偏无赖,悲秋私自怜。
如今已如此,何待二毛年。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傍晚在荒凉园中漫步的情景,充满了凄清与哀愁的氛围。诗人通过“惨惨高秋兴,萧萧欲暮天”两句,以“惨惨”和“萧萧”这两个形容词,生动地刻画出秋天的凄冷与黄昏的临近,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接着,“地荒逢败叶,日下听残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衰败,落叶与残蝉的意象,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凋零与时间的流逝。
“感物偏无赖,悲秋私自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变迁和自身命运的感慨,面对荒芜的景象,内心充满了无奈与自怜。最后,“如今已如此,何待二毛年”则流露出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暗示着岁月不饶人,即使到了两鬓斑白的年纪,也难以改变现状,透露出深深的忧伤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自然与人生无常时的无力与哀叹。
将军从天上飞来,控粤江,督闽海,数十年矛炊盾淅,饱受艰辛,兹值楼成蜃气,浪吼鲸波,安排尽瘁鞠躬,出师未捷悲诸葛;
知己问几生修到,交若漆,醉似醪,七八月击楫同舟,目无余子,那期夜动酉鸡,晨惊甲马,遂令月明星陨,挂剑翻教哭延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