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龙受人制,猛虎受人擒。
智勇俱无用,蛀虫暗生心。
毒龙受人制,猛虎受人擒。
智勇俱无用,蛀虫暗生心。
这首诗以“毒龙受人制,猛虎受人擒”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毒龙”和“猛虎”分别比作潜在的邪恶力量与难以驾驭的野性,通过“受人制”和“受人擒”的描述,暗示了这些力量在人类智慧和力量面前的无力与被控制。接着,“智勇俱无用”一句转折,强调了即使拥有智慧与勇气,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无济于事,引出下文对更深层次问题的探讨。
“蛀虫暗生心”作为结尾,形象地描绘了一种隐蔽而破坏性的力量,如同蛀虫悄悄侵蚀木头,比喻那些看似微小却能造成巨大危害的力量或思想。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还引发了读者对于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真正威胁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探讨了人类面对内在与外在挑战时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及智慧与力量在特定情境下的局限性。它提醒人们,除了显而易见的威胁,还应警惕那些潜藏的、不易察觉的破坏力。
著冠须访戴,脱冠须访帅。
磊磊一心人,离离十星岁。
戴公入山水,淡迹分明昧。
喜沾清悟姿,不惜沉冥醉。
帅生能造酒,酒色清如菜。
高谈常夜分,哀歌忽雷溃。
两君真晋人,土性有痴慧。
相见即相亲,了非心所解。
如云堕江光,颠倒影在内。
心欢常若兹,日月亦清快。
重来断清啸,不复可人在。
彯撇事诗酒,挪拿坐巾带。
帅生烟雾中,戴公江海外。
但想即成笑,寄书亦何赖。